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重生之羊毛女王 > 第187章 从迷彩到日常两天的缓冲

第187章 从迷彩到日常两天的缓冲(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赵铁柱不知从哪儿摘了几个野枣,红彤彤的,像小灯笼似的挂在树枝上。他踮着脚够了半天,才够下来一把,裤脚被树枝勾出个小口子,他却毫不在意,把野枣往军裤上蹭了蹭,递过来:“尝尝,挺甜的。我小时候在码头边见过这种枣子,比家里种的甜。”

野枣的皮有点薄,带着点绒毛,咬一口,汁水立刻在嘴里炸开,甜里带点酸,像极了军训的日子——站军姿时的苦,拉歌时的甜,雨夜里的酸,此刻都混在一起,酿成了独特的味。林小满含着枣,看见赵铁柱的手指上沾着点枣汁,红红的,像海晏岛渔民刚剖完海蛎子的手,带着点咸,却更有生活的味,让人觉得踏实。

到了学校门口,卡车缓缓停下。大家纷纷下车卸行李,校园里到处都是穿着军装的学生,像一片流动的绿海。赵铁柱把林小满的帆布包从卡车上卸下来,递过去,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像被触电似的缩了回去,却还是低声说了句:“海晏岛……见。”

林小满的脸腾地红了,像熟透的野枣,连耳根都热了,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却足够让他听见。

看着赵铁柱和马军挑着男生宿舍的行李往西边的宿舍楼走,他们的背影在人群里晃晃悠悠,像两片被风吹动的叶子。张岚突然推了林小满一把,挤眉弄眼地笑:“听见没?他说海晏岛见!这小子,肯定是盼着咱们去呢!”

林小满没说话,只是把帆布包抱得更紧了。包里的红绸布、糖球、艾草包都安安静静的,像藏着一个夏天的秘密,沉甸甸的,却让人觉得踏实。她想起军训基地的月光,清清凉凉的,照在扛沙袋的路上;想起堤坝上的洪水,轰隆隆的,像巨兽在咆哮;想起主席台上的红绸,红得像火,映着每个人的脸……突然觉得那些日子并没有真的结束,而是像海晏岛的潮水,退去了,却把最珍贵的贝壳留在了沙滩上,等着你弯腰去捡。

卡车驶进大学校门时,校门口的老槐树正落着细碎的花瓣,像撒了一地的雪。林小满抬头看了眼门楣上的校徽,铜色的字在阳光下闪着光,突然觉得有些恍惚——半个月前,她们就是从这里出发,带着对军训的懵懂与忐忑;而现在,她们回来了,身上的军装还带着泥渍,心里却装着满满当当的故事。

“快看!公告栏!”王丽突然指着校门口的木板,上面贴着张红纸,毛笔字写得龙飞凤舞,“军训结束,本周六周日放假两天,下周一正式上课!”

“真的假的?”张岚一把挤开前面的人,凑近了看,随即欢呼起来,“太好了!可以睡两天懒觉了!”

赵梅也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光:“俺可以给俺娘写封信,说说军训的事。”

林小满的心里也松了口气,像卸下了肩上的扁担。她原本还担心一回来就要上课,现在有两天时间缓冲,正好可以整理整理心情,也整理整理那些从军训基地带回来的“宝贝”。

搬行李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不少其他连队的同学,大家都在讨论这两天的假期要怎么过。有人说要去逛颐和园,有人说要去吃京市最有名的烤鸭,还有人说要躺在宿舍里,谁也不搭理。

“咱们去哪?”王丽抱着她的宝贝木箱,眼睛亮晶晶的,“要不咱们去看电影吧?我听说最近有部新片子,讲的是渔民的故事,肯定和海晏岛有关!”

“我想去买两本练习册。”赵梅说,“马上要上课了,得提前预习预习。”张岚则惦记着家里寄来的包裹:“我娘说给我寄了些津市的麻花,咱们回宿舍分着吃!”

林小满没说话,心里却在想,这两天要把孙桂兰的信再读一遍,把那块红绸布洗干净,还要……她偷偷看了眼不远处的赵铁柱,他正帮马军扛一个大箱子,背影在阳光下拉得很长,像海晏岛码头边的船桅。

到了宿舍楼门口,赵铁柱把林小满的帆布包放下,手指在包带上捏了捏,像是还有话要说。马军在旁边催他:“柱子哥,快走啊,男生宿舍在那边!”

“那……那周末愉快。”赵铁柱憋了半天,说出这么一句,脸又红了。“你也是。”林小满的心跳又快了,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包带。看着他和马军跑远的背影,张岚拍了拍林小满的肩膀:“这小子,越来越会说话了。”

回宿舍后,大家先把行李倒腾出来。张岚果然从包裹里拿出一大袋麻花,金黄色的,散发着芝麻的香:“快尝尝,我娘亲手炸的,脆着呢!”

王丽咬了一口,酥得掉渣:“比军训基地的压缩饼干好吃一百倍!”赵梅拿出信纸和笔,趴在桌上开始写信:“俺得跟俺娘说说赵铁柱领奖的事,让她也高兴高兴。”

林小满则把帆布包里的东西一一拿出来摆在床上:孙桂兰的信、蛤蜊油铁盒、艾草包、红绸布、还有那颗没舍得吃的糖球……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这些东西上,像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边,每一件都藏着一个故事。

她拿起红绸布,走到水龙头边,小心翼翼地洗干净。红绸在水里泡得更艳了,金线也更亮了。她把它晾在窗台上,风一吹,轻轻飘着,像一面小小的旗。

下午,宿舍里的姑娘们各忙各的。张岚去了邮局,说是要给家里寄张穿军装的照片;王丽抱着她的宝贝木箱,去了隔壁宿舍炫耀赵铁柱的奖章照片;赵梅则坐在窗边,一边晒太阳一边缝补军训时磨破的袜子。

林小满拿出孙桂兰的信,又读了一遍。老太太的字迹挤挤挨挨的,却透着股亲切:“……赵铁柱那小子昨天去码头帮俺卸渔网了,腿还没好利索就逞强,被俺骂了一顿。他说等你回来,要请你吃刚上岸的海蛎子……”

看到这里,林小满的嘴角忍不住上扬。她想起赵铁柱扛着货箱的样子,想起他站人墙时打颤的腿,想起他红着脸递野枣的模样,突然觉得这个码头小子,像海晏岛的礁石,看着硬朗,心里却藏着片温柔的海。

傍晚时,张岚和王丽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份校报。头版头条是军训总结表彰大会的照片,赵铁柱站在主席台上,胸前的奖章闪着光,虽然脸还是红的,却站得笔直,像个真正的标兵。

“你看你看,我说他能行吧!”张岚指着照片,兴奋地说,“咱们二连也争光了!”赵梅凑过来看了看,点点头:“嗯,挺精神的。”

王丽则指着照片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写得多好!”

大家围着校报,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宿舍里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把离愁都驱散了。林小满看着照片上的赵铁柱,突然觉得军训的日子虽然苦,却像一杯泡透了的茶,初尝是涩的,回味却带着甜。

晚上熄灯前,张岚突然提议:“明天是周六,咱们去公园划船吧?听说北海公园的荷花都开了,可好看了。”“好啊好啊!”王丽举双手赞成,“我还没划过船呢!”

赵梅也点点头:“俺娘说公园里的船像画里的一样,俺想去看看。”

大家都看着林小满,她笑了笑:“好啊,一起去。”窗外的月光又亮了,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林小满摸了摸窗台上的红绸布,已经半干了,金线在月光下闪着微光。她想起赵铁柱说的“海晏岛见”,想起孙桂兰信里的海蛎子,想起明天要去划船的公园,突然觉得未来的日子像铺在面前的路,虽然不知道会遇到什么,却因为身边有这些人,而变得格外值得期待。

也许,这便是所谓的青春了吧!它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承载着无数美好的回忆与憧憬。这里有军训场上挥洒不尽的辛勤汗水;有离别之际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有挚友之间开怀畅饮的欢声笑语;亦有那深埋于心、宛如海浪般轻柔甜蜜的殷切期盼……

而即将到来的这个周末,则恰似这幅宏伟巨制中的一枚小巧玲珑的逗号,给予她们片刻喘息之机,稍作停歇后再度踏上征程——以愈发澎湃激昂之热忱,勇往直前地追逐梦想!

林小满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但脸上仍然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此刻,她似乎已经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和浪漫的世界之中。

她隐约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悠扬乐声,那是北海公园里人们划着小船时所发出的清脆桨声;她又好像看到了眼前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盛开着一朵朵粉嫩娇艳、洁白如雪的荷花,微风拂过,荷叶轻轻摇曳,宛如一群亭亭玉立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同时,一股清新而略带咸味的海风气息钻进了她的鼻中,这让她不禁想起了海晏岛上热闹非凡的码头场景:渔民们忙碌地装卸货物,船只来来往往,海鸥在空中盘旋翱翔……

所有这些美好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林小满的脑海中不断放映,它们就像一个个绚丽多彩的梦,等待着她去亲身经历和感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