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老李,你想屁吃了! > 第280章 麟儿满月,圣驾亲临

第280章 麟儿满月,圣驾亲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时光如水,悄然流逝。转眼间,杜府的小公子杜继业便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日子——满月之期。

这一个月里,杜远虽依旧按时出现在朝堂之上,但眉宇间那份初为人父的温柔与牵挂,却是难以掩饰。

朝堂上因科举掀起的波澜、世家或明或暗的反弹,似乎都暂时被这份私人的、巨大的喜悦冲淡了几分。

整个金谷县公府,始终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又欢欣的添丁气氛之中,下人们走路带风,脸上都挂着与有荣焉的笑容。

满月这天,杜府内外早已是焕然一新,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其喜庆与热闹程度,甚至超过了月前那场轰动长安的科举庆功宴。

天才蒙蒙亮,府门前的大街上便已车马辚辚,冠盖云集。

长安城内数得上名号的达官显贵、勋戚名流,几乎悉数到场。

文臣之首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乃至以刚直闻名的魏征,皆身着常服,面带笑意地联袂而至;

武将行列里,程咬金、尉迟恭、秦琼等悍将更是早早便提着精心准备的、往往带着武人特色的厚礼(如镶金嵌玉的小弓小箭,寓意勇武)。

人还未进府,那洪亮如钟的嗓门便已传了进来,嚷嚷着定要亲眼看看,杜远这能文能武、智计百出的家伙,生出的娃娃究竟是何等英伟模样。

就连那些与杜远在政见、利益上多有龃龉的五姓七望各家,在此等涉及人伦喜庆、又是皇帝明显看重臣子的场合下。

也不敢公然摆出脸色,或是派了家族中较为得体的子侄辈前来,或是送上了价值不菲却中规中矩的重礼,维持着表面上的礼数与和气。

然而,最让全场宾客瞬间噤声,随即引发内心巨大震动,真正让杜府今日之喜庆达到顶峰、堪称蓬荜生辉的,是皇帝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竟也轻车简从,微服亲临!

当司礼的内侍用那特有的、极具穿透力的嗓音,清晰无比地高声唱喏“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时。

原本喧闹非凡的杜府,仿佛被施了定身法咒,瞬间陷入一片极致的寂静之中。

旋即,无论身份高低,所有宾客,连同府中仆役,皆齐刷刷地跪伏在地,黑压压的一片,山呼“万岁”之声如同海潮般响起,震动着庭院中的空气。

李世民今日显然心情极佳,他穿着一身玄青色暗纹常服,并未着龙袍,更显得身姿挺拔,英武之中平添了几分随和。

他笑着虚抬双手,声音洪亮而亲切:“众卿平身!今日是杜爱卿家的大喜日子,是私宴,诸位爱卿不必拘泥于朝廷礼数,都自在些,起来吧!”

长孙皇后紧随其后,身着凤纹常服,虽未戴沉重凤冠,却依旧仪态万方,端庄温婉。

她向众人微微颔首示意,脸上带着和煦如春风般的笑容,并未在男宾聚集的外厅多作停留,便在贴身宫女和内侍的簇拥下,径直往内室去探望尚在休养的王萱和今日当之无愧的小主角——杜继业了。

李世民则被满面荣光、又带着几分受宠若惊的杜远,恭敬地引至主位坐下。

他兴致颇高,与围拢过来的房玄龄、程咬金等重臣亲信谈笑风生,询问着家常趣事,气氛轻松融洽。

当奶娘小心翼翼地将包裹在锦绣襁褓中、穿戴一新的小继业抱出来见礼时,李世民更是龙颜大悦,竟亲自伸出手,将那柔软的小生命接了过来,动作虽略显生疏,却异常稳妥。

那小小的杜继业似乎也感应到眼前之人非同寻常的气度,竟也不怕生,睁着一双乌溜溜、清澈如黑葡萄般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位“陌生爷爷”。

看着看着,竟咧开还没长牙的小嘴,露出了一个无意识的、纯真无比的笑容。

“哈哈!好小子!有胆色!面对朕竟能不哭不闹,还敢笑!果然像他爹,有气魄!”

李世民见状,不由得开怀大笑,声震屋瓦,他低头逗弄了一下婴儿,随即抬头对侍立在一旁,心情紧张的杜远笑道。

“杜爱卿,朕看此子额角开阔,眼神清亮,面相不凡,将来好好教导,必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材啊!”

杜远心中激动,连忙深深躬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臣,代犬子,叩谢陛下金口吉言!陛下隆恩,臣父子没齿难忘!”

满堂宾客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无不凛然,对杜远在圣心中的地位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皇帝亲临臣子家满月宴已是殊荣,亲自抱过孩子并给予如此高的期许,这份恩宠,在大唐开国以来,也是凤毛麟角,极为罕见的。无形的信号,已然清晰地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宴席气氛热烈,觥筹交错,丝竹悦耳。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宴至酣处,李世民与杜远并肩站在厅外回廊的栏杆处,暂时远离了核心区域的喧嚣。

廊下悬挂的灯笼散发出柔和的光晕,映照着庭院中依旧喧闹喜庆的景象,孩童嬉笑,宾客畅谈,一派盛世祥和。

李世民手扶栏杆,望着眼前景象,颇有感触地对杜远说道:

“杜远啊,看你如今娇儿在怀,妻子贤淑,家业兴旺和睦,又在前番科举之中,为朕,为大唐立下赫赫大功,选拔出如许多埋没于草泽的英才,充实朝堂,朕心……实是甚慰。”

他的语气中带着真诚的欣赏与一种君王对得力臂膀的满意。

杜远微微躬身,姿态谦逊而恭敬:“陛下谬赞了。

臣所有微末之功,皆赖陛下信重与鼎力支持,若非陛下乾坤独断,力排众议,推行科举新政,臣纵有想法,亦不过是空中楼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