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盛唐边塞一武夫 > 第187章 终成一方大员,执掌一地权柄

第187章 终成一方大员,执掌一地权柄(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范阳,节度使府。

杀气盈庭。

安禄山踞坐在虎皮大椅之上,庞大的身躯几乎将椅子填满。

他听完心腹谋士高尚,严庄关于王忠嗣被贬的汇报,忍不住放声大笑,声震屋瓦,浑身的肥肉都在剧烈颤抖。

“好,好,好,李隆基,真是自毁长城,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他用力拍打着扶手,脸上横肉抖动。

“王忠嗣在河西一日,老子就如鲠在喉,现在好了,河西换帅,必然内斗不休,防御空虚,哈哈哈!”

部将史思明上前一步,瓮声道。

“大王,此确是天赐良机,我们或可趁机在河西埋下些钉子,甚至给那新上任的节度使找点麻烦,让他无暇他顾!”

谋士高尚捻着山羊胡,阴恻恻地笑道。

“大王,那个李骁,如今在甘州风头正劲,可以暗中支援他一些工匠,帮他壮大实力,让他有本钱跟长安派去的人斗,把河西的水搅得越浑,对咱们越有利!”

安禄山的小眼睛里精光四射。

“就这么办,告诉老胡商,不惜代价,拉拢李骁,就算不能让他投靠过来,也要让他跟李唐朝廷离心离德,哼,等老子收拾完北边的契丹,腾出手来,这花花江山,也该换换主人了!”

他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野心。

甘州,监军副使府邸,密室。

油灯如豆,映照着几张凝重的面孔。

李骁坐在主位,身姿挺拔,即使在这私密之地,依旧习惯性地穿着轻甲。

腰间的“斩机”横刀即便包裹着粗布,那独特的轮廓与隐隐传来的冰冷悸动。

也让人无法忽视。

孙二狗、老蔫巴、独眼老兵分坐两侧。

老蔫巴将几封密信放在粗糙的木桌上。

一封来自杨国忠,言辞热切,充斥着“为国荐贤”,“倚为干城”之类的字眼,并明确许诺将全力助他夺取河西节度使之位,要求他“整饬武备,静待朝命”,隐含之意是稳住现有地盘,等待杨国忠在朝中运作。

另一封则附有杨玉瑶的亲笔私信,字迹娟秀却带着一丝大胆直白,除了关切边塞苦寒,叮嘱保重身体外,还隐晦地表达了思念与全力支持的决心,并随信附上了一份极其贵重的礼单。

还有一封是通过“琉璃厂”渠道传来的,详细记录了李林甫举荐安思顺,以及派遣罗希奭前往凉州的消息。

“王帅一去,牛鬼蛇神都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

孙二狗啐了一口,脸上满是不屑与怒意。

“长安城里那些老爷,争权夺利是一把好手,谁他妈真心想过边关的安稳,士卒的死活!”

老蔫巴扶了扶额头,忧心忡忡。

“主公,眼下局势错综复杂,王帅旧部人心惶惶。”

独眼老兵的声音沙哑而简短,却直指核心。

“权力真空,危机四伏,亦是崛起之机。”

李骁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目光锐利地扫过三人。

“杨国忠想利用我当他在河西的代言人,借我之手对抗李林甫,巩固他的势力,李林甫想彻底掌控河西,将我这样的非嫡系视为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安禄山想浑水摸鱼,希望我们内斗,他好从中取利,太子那边暂时沉默,但绝非毫无想法。”

天宝的秋夜,河西走廊已透出凛冽的寒意。

甘州监军府的书房里,两盏牛油灯将李骁的身影投在墙壁的河西舆图上,随着烛火微微晃动。

这位功勋卓著的边帅倒台,意味着河西权力格局将彻底洗牌。

“朝廷。”

孙二狗攥紧拳头。

“连王节度使这样的忠良都容不下。”

李骁抬手制止,目光仍停留在舆图上。

“朝廷是朝廷,河西是河西。”

他的手指划过甘州的位置。

“王公一去,吐蕃必动,凉州那些蠹虫更要兴风作浪,我们要让这片土地乱中有序,而序,必须在我手中。“

独眼老兵蜷在阴影里,沙哑开口。

“杨国忠举荐你,不过是想要条会咬人的狗。”

“他想要狗,我偏要做狼。”

李骁冷笑,但这个名分我要定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烛火噼啪作响,映得他腰间那柄粗布包裹的“斩机“横刀泛起幽光。

刀柄的绿松石在暗影中若隐若现,仿佛在呼应主人心中的波澜。

翌日黎明,甘州城头霜华凝重。

李骁披着黑色大氅巡视城防。

守夜士兵呵出的白气在须眉上结了一层薄霜。

城下,翼青卫的晨练号角划破寂静,匠作营传来有节奏的锻打声。

在军械库,他抚过新造的守城弩,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看到一名年轻士兵弓弦松弛,他上前亲手调整。

弓弦如人命,松一分,险十分。

士兵怔怔地看着这位以凶悍闻名的将军,一时忘了行礼。

校场上,神射队队正张五郎正在训练新兵。

李骁驻足片刻,接过一名士兵的弓。

搭箭,引弦,松指,三支箭矢破空而去,几乎首尾相连钉入百步外的箭垛红心。

不仅要看得清敌人的咽喉。

他将弓递还,还要辨得明背后的暗箭。

张五郎肃然抱拳。

末将明白。

与此同时,三千里外的长安大明宫,正在上演一场关乎河西命运的朝会。

紫宸殿内,金砖墁地,蟠龙柱上的金漆在晨曦中流光溢彩。

玄宗李隆基高坐龙椅。

他目光扫过丹陛下的群臣。

河西节度使一职,众卿可有合适人选?

皇帝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却让殿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李林甫率先出列,玉笏微扬。

陛下,臣举荐安思顺,其在朔方多年,熟知边事。

臣以为不妥!

杨国忠不等他说完,便跨前一步。

安思顺虽善守成,然河西,正当用锐意进取之将。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

甘州监军副使李骁,近年屡破吐蕃,野马泉一役更是以少胜多,此等良将,正当重用!

殿内响起细微的骚动。御史中丞郑昂出班反驳。

李骁虽勇,然京观立威,手段酷烈,恐非边帅之选。“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

杨国忠提高声调。

河西直面吐蕃兵锋,若无悍将镇守,难道要等吐蕃人打到陇右吗?

李林甫冷笑一声。

杨相此言差矣,边帅之选,首重持重,李骁年少气盛,绝非老谋持重之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