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轧钢厂联欢会(2 / 2)
毕竟,依靠自己的劳动换取温饱,本身就是响应勤俭节约的号召。
一个月后,待到地里全部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李复兴估摸着外面的形势,果断带队撤回,再次关紧了轧钢厂的大门。
随后的四到七月,外面风声鹤唳,冲突不断,更显得厂内是一方净土。
李复兴明白,人长期被拘束在一个地方,精神上容易出问题,便决定办一场内部联欢会,让大家活动活动筋骨。
他让轧钢厂小学的老师们编排时下最风靡的舞蹈,也就是***。
这种舞蹈的动作源自大型史诗《东方红》,特点是风格大开大合,动作直白夸张,以象形化的方式表达敬意,舞者们的神情都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庄重感。
伴奏的音乐多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或《在北京的金山上》之类激昂的曲子。
在外面,这种舞蹈的游行队伍常常是成百上千人,绵延数里,场面宏大壮观,是那个时代独有的印记。
轧钢厂自然不能落伍。
轧钢厂小学里的舞蹈老师本就专业,稍加改编,排演出的效果竟出人意料地好。
大家被关了几个月,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听厂长要组织联欢会,热情瞬间被点燃,纷纷拿出看家本领。
除了舞蹈,其他节目也层出不穷。
有人能凭记忆徒手绘制全国地图,有人能跳地道的少数民族舞,至于唱歌乐器更是寻常,甚至还有人表演相声、快板。
一位资历很深的老组长,还亮了一手绝活,唱起了久违的莲花落。
节目只排练了三天便正式上演。
这次联欢会只面向内部,邀请了家属区的家属们,大人孩子加起来足有七八百人。
晚饭后七点,小礼堂里座无虚席。
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从未间断。
演出过半,主持人带头起哄,非要李复兴也上台表演一个。
李复兴不愿扫了大家的兴,便上台表演了一个“过目不忘”。
他手里举着一本《新华字典》,声称无论谁随机翻到哪一页,他都能将那一页的内容,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背出来。
《新华字典》几乎是人手一本的工具书,在场许多人都带着。
但要说有人能把整本字典背下来,这听起来实在太过离奇,没一个人相信。
一时间,手头有字典的人纷纷出题,都想看看他怎么收场。
然而,李复兴能不动声色地动用自己的空间能力作弊。
为了在众人面前维持厂长的威信,这点小小的瑕疵他顾不得了。
结果,那个晚上,整个轧钢厂的职工和家属,都亲眼见证了这近乎奇迹的一幕:
一个传说中才有的、具备过目不忘本领的奇人,就活生生地站在他们面前,而这个人,正是他们的厂长。
联欢会结束后,许多人还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中没有回过神。
这场晚会,注定会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