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全民挖防空洞(1 / 2)
“宫校长,我要说一个都没有,那肯定是骗您。”
“不过您想,这些孩子在我那待了两年,都没人来找过麻烦,说明问题并不严重。”
“而且为了孩子们的将来,我已经把那些可能有问题的孩子,都改成了他们母亲的姓氏。”
“您按正常程序接收就行,档案里没有任何问题。真要出了事,责任也追查不到您头上。”
李复兴微笑着解释道。宫校长听完,愣了许久,最终长叹一声,伸手重重拍了拍李复兴的肩膀。
“李厂长,我不如你。”
“好,这批孩子我接了。一个月后你送来,我得先把我这边的毕业生送去高中,才能给他们腾出床位。”
“多谢您了,宫校长。”
“时局艰难,大家互相体谅吧。”
解决了学生们的升学大事,李复兴的心情豁然开朗。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街道上、车站里,到处都是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的景象。
一车又一车的毕业生胸戴大红花,在热闹的欢送仪式中,奔赴天南海北。
他们还算是幸运的一批。
因为政策刚开始推行,为了鼓励农村接收,也为了安抚人心,上面给每个学生都发了安置费和第一年的口粮。
安置费有几百块,是给他们到地方盖房子用的,口粮也参照城市标准发放。
然而,当这一切形成惯例后,后续下乡的毕业生所能享受的待遇便逐年递减,从安置费和口粮的减少直至完全取消,安置地点也从国营农场变成了更偏远的村落。
随着毕业生们奔赴各地,城市一度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李复兴趁机重开了轧钢厂的正门,但后门依旧敞开,作为家属区的通道。
这份安稳仅仅维持了两个月,就被骤然紧张的外部局势打破了。
八月底,老美的《明星报》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耸人听闻的报道,标题直指《XX计划对XX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尽管消息的真实性存疑,但这种风声鹤唳的时刻,任何威胁都必须被严肃对待。
为了展示决心,我方采取了行动。
九月下旬,在一周之内,连续进行了两次核试验,一次地下,一次空投。
尤其是那颗三百万吨当量的空投核弹爆炸后,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而国内的报纸却对此事讳莫如深,只字未提。
外界的猜测和疑虑满天飞,我们却稳如泰山。
这种沉默的力量,足以让任何躁动的对手冷静下来,外部的紧张气氛果然随之缓和。
然而,正如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则必须重视敌人。
从这个月起,一场全民参与的挖掘防空洞运动在全国大中城市轰轰烈烈地展开。
仅在九月份的京城,就有三十万人投身于这项工程。
轧钢厂也收到了通知,要求按照每人半平方米的标准修建防空洞,但对工程质量并无硬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