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北平大转移(1 / 2)
次年,一个叫老杰克的外国人试图效仿这一壮举,为他们国家新建的全长600米的鲁斯尔赖大桥举行竣工典礼。
他们召集了大量媒体和民众,准备见证历史。
当天,120辆重达35吨的T-55坦克缓缓开上桥面,比我们的数量还多,足见其信心。
然而,仅仅过了五分钟,桥身便传来断裂声,接连出现了12条巨大的裂缝,技术人员惊恐地叫停了所有坦克。
这场东施效颦的闹剧,最终以耗资十亿维修费收场,沦为国际笑柄。
10月14日上午,李复兴正在办公室处理公务,桌上那台红色电话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
刺耳的铃声划破了办公室的宁静。
按规定,他们这个单位本没有资格安装红色专线电话,但鉴于其特殊重要性,在第一任厂长的力争之下,这部电话最终还是落了户。
自李复兴接任以来,这部电话始终沉默着,今天骤然响起,让他一时都有些恍惚。
直到铃声响过第三遍,李复兴才猛地回神,抓起话筒:“轧钢厂,李复兴。”
电话那头的声音简短而有力:“李复兴同志,紧急命令:轧钢厂全体职工,必须在17日下午14点前完成集结,等待运输车队。正式文件今日内送达。”
“李复兴明白。”
他刚应答,对方就挂断了电话。这种专线通话只起通知作用,具体细节要等文件。
一个小时后,一辆军用吉普停在门口,送来一份加密文件。
送件人亲眼看着李复兴签收后,才驱车离去。
李复兴迅速阅毕文件,神色凝重地将其锁入保险柜,随即通知所有教职员工,半小时后到小礼堂集合开会。
时间异常紧迫。待职工们全部到齐,李复兴没有半句客套,直接宣布了命令。
“刚接到上级通知,要求我厂全体职工,于后天下午两点前完成集结,准备转移。”
他目光扫过全场,继续部署:“警卫处,即刻起封锁前后大门。所有职工取消休假,留守岗位,禁止一切对外联络,任何人不准回家,包括住在后院的同志。”
“和看管好所有孩子,具体分工由你们的组长协调。”
“后勤所有员工,整理并打包为期7天的生活物资,只携带食品和基本必需品,具体清单由赵振国同志负责。”
“其他职工,负责整理所有人的个人物品,每人只带一套换洗的冬衣和一床棉被。警卫排在保障警戒的同时,协助后勤搬运物资。”
他停顿一下,加重了语气:“都听清楚了吗?”
“明白!”众人齐声回答。
“通知上的时限是17日下午14点,我的要求是,17日上午10点前,必须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同志们,这次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大家严肃对待。还有问题吗?”
“厂长,我们要去哪里?家属区那边怎么办?”提问的是赵振国,他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虑。
“目的地是机密。家属区原地不动。”
李复兴的回答近乎于无,礼堂里陷入一片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