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破晓之光(2 / 2)
“基础功能已经实现,”王哲汇报道,“接下来就是大规模的路测和数据积累,不断优化算法。”
就在自动驾驶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燕悦”电动汽车的宣传工作也全面启动。
作为代言人,谢婉清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投入度。
一组组制作精良的广告大片陆续投放:
谢婉清驾驶着流线型的“燕悦”驰骋在滨海公路,智能导航和语音助手为她提供贴心的服务;
在繁华都市的夜景中,车辆的自动泊车功能精准无误地停入狭窄车位……
“燕悦,悦享智慧出行”的广告语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然而,当宣传重点开始转向“自动驾驶”功能时,质疑和担忧的声音开始出现。
“让电脑来控制汽车?太危险了吧!”
“这技术靠谱吗?我可不敢把命交给机器。”
“又是噱头吧?现在的企业为了营销什么都敢说。”
……
不仅普通消费者心存疑虑,就连行业主管部门也持谨慎态度。
在一次行业内部座谈会上,一位资深专家直言不讳:“自动驾驶涉及公共安全,必须慎之又慎。目前国际上对此都持保守态度,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稳妥一些?”
面对质疑,张卫东的回应斩钉截铁:“创新不可能等到万事俱备。安全是底线,但不能因为担心风险就放弃领先的机会。”
在他的坚持下,“燕悦”的自动驾驶道路长测计划如期启动。
十辆经过特殊改装的测试车,悄无声息地驶上了全国各地的公路。
它们将经历各种复杂路况和极端天气的考验,收集海量数据,不断完善系统。
测试是秘密进行的,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当一些汽车爱好者在高速公路上拍到“无人驾驶”的“燕悦”测试车时,舆论再次哗然。
【真的在上路测试了!胆子太大了!】
【这是拿公众安全开玩笑!】
【支持创新!华国汽车工业终于要弯道超车了!】
【坐等测试结果,希望不要让我们失望。】
……
质疑与期待交织,担忧与兴奋并存。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技术竞赛中,张卫东和他带领的团队,已经抢占了先机。
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在江城郊外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上,张卫东站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看着代表测试车辆的绿色光点在全国地图上缓慢移动。
王哲站在他身边,语气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东哥,数据反馈很好,系统比我们预想的还要稳定。”
张卫东目光深邃地望着屏幕,轻声说道:“记住,这不仅仅是技术革新,更是一场出行革命。我们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汽车,而是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
窗外,一辆“燕悦”测试车正无声地滑过跑道,流畅得如同一个优雅的舞者。
在质疑声中,在期待的目光里,一个全新的出行时代,正伴随着“燕悦”的车轮,悄然驶来。
破晓之光,已现于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