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权道游龙 > 第1024章 聚沙成塔

第1024章 聚沙成塔(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带着大长老的肯定与“基石计划”的明确方向,张卫东回到了科协办公室。

窗外是京城四月的人间芳菲,但他的心却无法完全沉浸在这片春色里。

他知道,接下来他要面对的,是一场比搜罗顶尖人才更为复杂、更需要平衡艺术的硬仗——为“基石计划”,尤其是其中最“烧钱”的基础材料领域,寻找并筛选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前段时间,他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星探,凭借“先知”在全国的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乃至海外,精准定位并“忽悠”来了一批技术大牛,为计划搭建起了核心的人才骨架。

如今,他要扮演的角色,则更像一位精明的建筑师,需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为这座宏伟大厦奠定坚实而广泛的经济基础。

他铺开一张巨大的全国地图,上面已经零星标注了几个点:京城的王家(王越家族)、徐家(通过谢婉清关联),西江的南宫家族,以及态度暧昧、尚需考察的谢家(谢季秋家族,其背后的能量亦不容小觑)。但这还远远不够,如同棋盘上寥落的几颗棋子,无法支撑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棋局。

“基石计划”的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摒弃了急功近利的上市套利思维,它追求的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提升,注定是一场需要长期投入、耐得住寂寞的“马拉松”。

这就对投资者提出了远超普通商业行为的要求。

张卫东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

他拿起红笔,在地图上虚画着圈,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筛选投资者的多维标准:

一是雄厚的经济实力与可持续投入能力。

基础材料研发是名副其实的“吞金兽”,一个配方、一种工艺的突破,背后可能是数以亿计、甚至十亿计的持续投入打了水漂。

投资者必须家底丰厚,且主营业务健康,能提供稳定的现金流支持,而非指望短期投机回报。

二是企业的综合素养与战略眼光。

他看重企业的管理规范度、技术消化能力、产业协同潜力。

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掌舵人必须具备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格局和超越眼前利益的远见,理解并认同“基石计划”的长期价值和战略意义。

三是政治背景与信誉。

参与如此级别的国家战略,投资者的背景必须清晰、干净,历史信誉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其商业行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这关乎计划的保密性、稳定性和国家利益的安全。

四是地域与行业的互补性。

他需要有意识地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链环节布局投资者,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形成健康的内部协同与竞争机制,同时也带动更广泛区域的产业升级。

普通的商人或许将此单纯视为一场高风险的豪赌,但张卫东和顶层设计者们看到的,是“聚沙成塔”的国家力量整合。

他决不允许某个家族或财团意图独家垄断某个项目,哪怕对方资金再雄厚。

分散股权,既是为了风险共担,更是为了确保国家始终掌握战略方向的主导权,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侵蚀战略目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