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权道游龙 > 第1087章 未雨绸缪

第1087章 未雨绸缪(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魔都车展的喧嚣渐渐散去,但“燕悦”引发的震动却在持续发酵。

回到京城,张卫东并未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反而愈发感到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

坐在科协办公室宽大的办公桌后,窗外是京城秋日高远的天空,但他的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飘向了记忆中那个即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

2008年,由M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

如今是2006年秋,距离那个历史性的时刻,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甚至,转过年来,一些征兆就会开始显现。

张卫东闭上眼,脑海中清晰地浮现出前世那场危机的轨迹:

M国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违约潮起,雷曼兄弟轰然倒塌,全球金融市场陷入恐慌,信贷冻结,实体经济遭受重创……最终演变成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而华国,虽然因为金融体系相对独立和外汇管制等措施,受损程度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也未能完全置身事外。

出口锐减,经济增长放缓,大量外向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

我们同样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时期。

“必须提前布局……”张卫东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眉头紧锁。

他知道,现在就算是在顶层,虽然已经有敏锐的经济学家和政策研究者注意到了M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和次级贷款的风险,但恐怕还没有人能真正预见到,这场源于M国楼市的危机,将会以何等惨烈的方式、多大的规模,最终引爆全球金融体系。

将“房地产泡沫”与“全球金融系统崩溃”划等号,在2006年,这需要超越时代的洞察力,这是全球性的认知盲区。

而他张卫东,恰恰拥有这份来自未来的“洞察力”。

他不能坐视不理,必须做点什么。

不仅要让“基石计划”这艘科技巨轮避开风浪,更要尽可能帮助国家减轻冲击,甚至……从中寻找机遇。

然而,如何向上层建言,是一个极其微妙和困难的问题。

他一个科协副主席,主要职责在科技领域,突然对宏观经济和全球金融走势发出如此严峻的、近乎“危言耸听”的预警,会不会被视为越权?

会不会因为缺乏“确凿证据”而被质疑?

会不会打乱国家既定的经济发展步伐?

更重要的是,他无法解释自己预判的来源。

深思熟虑之后,张卫东决定采取一种更迂回、也更稳妥的策略。

他叫来了秘书赵永志:“永志,你以‘基石计划’办公室的名义,做两件事。”

“书记您指示。”

“第一,立刻组织一个精干的小组,成员要包括宏观经济、国际金融、产业政策方面的专家,最好是与我们‘基石计划’有合作或者背景可靠的。名义是‘研究全球科技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波动关联性及风险应对策略’,为我们未来的国际合作和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张卫东给这个小组的成立找了一个合乎情理且与他职责相关的借口。

“第二,以我个人研究的名义,起草一份《关于M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潜在风险及其可能对全球科技产业链影响的初步分析》的内部参考。注意,范围限定在‘可能对科技产业链的影响’,措辞要严谨,基于公开数据和主流经济学分析,不要过度外推,但要突出其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和传导机制。”

张卫东将预警的范围,巧妙地限定在了与“基石计划”息息相关的“科技产业链”上,这既符合他的身份,又能引起相关部门的警觉。

只要有人重视,自然能看到背后更广泛的危机。

“我明白了,书记。”赵永志跟随张卫东日久,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深意和分寸,“我会亲自盯这件事,确保内容和范围都恰到好处。”

“嗯,尽快去办。”张卫东交代下去之后,心情并未轻松多少。

这只是一步闲棋,能起到多大作用,尚未可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