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王昊的觉醒(1 / 2)
如果说清华园的第一天给14班这群热血少年带来的是关于智商天花板的清醒认知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那么游学的第二天,故宫之行,则为他们上了一堂关于审美与历史的国民美学课。
这堂课与以往任何一次历史课或美术课都不同。
没有枯燥的年代背诵,也没有乏味的技法讲解。温静今天仿佛换了一个人。她穿着一身素雅的棉麻长裙,长发简单地束在脑后,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古典而知性的气质。
她没有像普通导游那样领着他们走马观花地沿着中轴线前进,而是在太和门前就停下了脚步。
“同学们,我们先不进去。”她微笑着指着宏伟的宫门和门前宽阔的广场,“你们现在感受一下,站在这里和昨天站在清华园里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问得巧妙。
学生们面面相觑,开始认真地思考和感受。
张伟挠了挠头发言:“感觉……感觉这儿特别大,特别威风!让人不敢大声说话。”
“没错,这就是权力的秩序感。”温静赞许地接过了话,“你们看,从天安门到端门,再到午门,最后到我们眼前的太和门,这是一条漫长而笔直的中轴线。古代的臣子们每天上朝就要走过这条漫长的道路。每穿过一道门空间的压迫感就增强一分,皇权的威严就重一分。这是一种通过建筑布局来实现的无声的心理震慑。”
她顿了顿,又指向那朱红的宫墙和金黄的琉璃瓦。
“再看颜色。红色代表着激情与生命;黄色在古代是皇室的专属。这两种最高饱和度的颜色碰撞在一起,形成的是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它在告诉你,这里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地方。这种审美是张扬的,是霸道的,是属于帝国独有的自信。”
经过她这么一番讲解,学生们眼前那座原本只是“宏伟壮观”的宫殿瞬间变得生动而富有深意起来。
这就是专业的力量。它能让你在司空见惯的风景里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
进入故宫后,温静的美学课更是渐入佳境。
她没有急着带他们去三大殿,反而领着他们拐进了一条少有游客的偏僻宫巷。
“你们摸摸这墙砖。”她示意大家去触摸那历经六百年风雨的墙壁。
学生们好奇地伸出手。
“感觉到什么了吗?”
“很光滑,但又有点凹凸不平。”一个女生回答。
“对。故宫的墙砖叫‘澄泥砖’,工艺极其复杂,据说一块砖的造价在当时就相当于一石米。你们脚下踩的金砖更是要经过从取土到烧制长达两年的工序。我们现在常说‘工匠精神’,眼前的这一切就是最好的诠释。”
苏晓蔓,这个从小就跟着父亲出入过不少大场面的女孩此刻也听得入了迷。她看着温静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她发现,温老师的美不仅在于外表的温婉,更在于其内在的知性与从容。
这种美是一种能让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心甘情愿地去倾听的力量。
杨明宇则像个甩手掌柜乐得清闲。他跟在队伍的最后面看着温静在前面侃侃而谈的样子,心中满是骄傲。
这才是他喜欢的女人。独立、专业、有自己独特的光芒。
他正看得出神,身旁忽然凑过来一个脑袋。
是王昊。
“杨老师,”王昊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猥琐的笑容,“咱们温老师可以啊!这气质,啧啧,我爸公司里那些女高管跟她一比简直就是土拨鼠。”
杨明宇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会不会用比喻?不会用就回去把《洛神赋》抄十遍。”
王昊嘿嘿一笑,也不在意,又说:“不过说真的,杨老师,你这眼光,毒!我以前以为你只会教书,没想到泡妞也这么有水平。”
“滚蛋!”杨明宇笑骂了一句,一脚轻轻踹在他屁股上,“你小子,课题准备得怎么样了?别光顾着贫嘴。”
提到课题,王昊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正要跟您汇报呢!杨老师,我昨天联系上我爸的一个战友,是北京这边一个老国企的领导。他帮我约到了大栅栏里‘瑞蚨[fu]祥’绸缎庄的经理,今天下午三点让我过去聊聊。”
这小子虽然平时看起来吊儿郎当,但办起正事来确实有两把刷子。他懂得如何利用他爹的人脉去敲开那些普通学生根本无法触及的大门。
“很好。那你下午就不用跟大部队了,自己带上你们小组的人去。”杨明宇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机会难得。多听,多看,多问。别光问人家生意怎么做,要问问他们,这上百年的招牌是怎么在一次次时代变迁中活下来的。”
“明白!”王昊用力地点了点头。
下午,当大部队在故宫里继续接受美学熏陶时,王昊则带着他小组的两个小弟雄赳赳气昂昂地杀向了前门大栅栏。
瑞蚨祥,这块创立于19世纪的“中华老字号”店面古朴典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王昊报上那位国企领导的名字后,果然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店经理亲自将他们请到了二楼的茶室。
一开始气氛还有些拘谨。
王昊努力想表现得成熟老练,开口就问:“张经理,我能问一下,你们店现在一年的流水大概有多少吗?”
这个问题,问得既外行,又没礼貌。
张经理愣了一下,随即微笑着避开了这个商业机密:“呵呵,小同学,做生意可不能光盯着流水看。我们瑞蚨祥能活一百多年,靠的可不是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