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原子之心(2 / 2)
这虽然只是大型核电站的零头,但对于一个智算中心来说,这是极其奢侈的私有电源。
在反应堆的隔壁,一座全封闭的黑色立方体建筑拔地而起。
这就是林远的夸父一号智算中心。
这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
所有的服务器都浸泡在沸腾的电子氟化液中,这是全浸没相变液冷。
一条粗大的超导电缆,直接从反应堆的发电机房,连入了智算中心的母线。
没有经过国家电网的升压、传输、降压过程,电力损耗几乎为0。
电价成本,0.05元/度。
“点火。”
随着林远一声令下,100MW的核电能量,瞬间注入了数万张AI加速卡。
江州,盘古实验室。
汪韬看着屏幕上突然飙升的算力指标,狠狠地挥了一下拳头。
“算力饥渴,解除了!”
“模型训练速度提升300%!”
“而且,”汪韬看着能耗数据,“因为是核电,我们的碳排放是0。”
战略延伸,SMR的商业化野心。
测试成功当晚。
在基地简陋的食堂里,林远、张将军、吴院士,正在吃着庆功面。
“小林啊,”张将军放下筷子,目光深邃,“你这个电算一体的模式,战略意义太大了。”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数据中心,建在任何地方。”
“深山、海岛、甚至……潜艇上。”
林远心中一动。
“首长,您的意思是……”
“军方正在搞浮动式核电站平台。”张将军压低了声音,“也就是把这种小型反应堆装在船上,给南海的岛礁供电。”
“但是,岛礁用不了那么多电。多余的电怎么办?”
“如果……”张将军指了指林远,“如果你把你的智算中心,也装在船上呢?”
海上核能云平台。
林远瞬间明白了张将军的构想。
这简直是天才的设计!
利用海水的天然冷却能力解决散热,利用核能的无限续航解决供电,利用卫星链路传输数据。
这将是一个游弋在公海之上,不受任何国家管辖,不需要缴纳任何碳税的数据方舟。
“这事能干!”林远眼中精光爆射,“不仅军用,民用潜力更大!”
“我们可以把这种核能数据船,卖给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
“卖给缺电的非洲,卖给缺地的东南亚!”
“我们卖的不是电,也不是服务器。”
“我们卖的是交钥匙的算力基础设施。”
这才是真正的新基建出海。
吴院士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他搞了一辈子核物理,从来没想过原子核还能这么玩。
“你们这是要把核电站变成充电宝卖啊?”
“对,”林远笑了,“而且是带大脑的充电宝。”
就这样,离开武威基地时,林远的公文包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协议。
《关于联合开发一体化SMR机组的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方:江南之芯集团、中科院核能所、中国核工业集团。
这标志着,启明联盟的版图再次扩张。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IT信息技术联盟。
它吞噬了OT运营技术,现在它又吞噬了ET能源技术。
IT+OT+ET=工业文明的终极形态。
飞机上,林远看着脚下苍茫的戈壁滩。
能源问题解决了,算力问题解决了,软件问题解决了。
他的内功,已经修炼到了极致。
现在是时候,回头去处理那些外部的麻烦了。
比如那个远在欧洲的还在等着他碳账本落地的西门子。
比如那个在东南亚,虽然暂时被按住但依然蠢蠢欲动的……
林远的思绪被打断。
顾盼递过来一部平板电脑。
“老板,欧洲那边的消息。”
“西门子的CEO布希先生,发来了急电。”
“他说,欧盟委员会刚刚通过了一项新的决议,准备对工业软件的源代码进行安全审查。”
“这明显是冲着我们的昆吾内核去的。”
“而且,”顾盼顿了顿,“推动这项决议的幕后黑手,不是美国人。”
“是谁?”
“是达索系统。”
“法国人?”林远眉头一挑。
“没错。法国人急了。因为皮埃尔·杜邦的那场辩论,让法国舆论反转,达索的爱国主义牌打不下去了。他们在市场上被我们的昆吾抢走了不少份额。”
“所以,他们动用了政治力量。”
林远冷笑一声。
“法国人有点意思。刚按下了葫芦,又起了瓢。”
“看来,光有碳账本还不够。我们得去欧洲,给这帮高傲的高卢人上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