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定南余波(2 / 2)
大批扶南士兵丢下武器,空着手,甚至有人打着白旗,蜂拥出城,跪地请降!军官无法制止,甚至很多低级军官也加入了投降的行列。
梭温见大势已去,试图带领少数亲信卫队从北门突围,却被早已埋伏好的魏昌部骑兵截个正着。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斗后,梭温被魏昌亲手斩于马下,其亲信非死即降。
东部最大的隐患,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解决了。两万扶南守军全部投降,汉军兵不血刃地接收了达叻城及东部诸多城镇。
与此同时,另一场更为隐秘的追捕行动也在紧张进行。
自从得知范虎可能逃往城西象兵神庙,魏昌和孟虬扑空后(神庙内只有一些惊慌的祭司和几头战象),张绍便判断范虎绝不可能坐以待毙。他一方面下令严密搜查特牧城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根据孟虬、刀岩等部落首领提供的线索,将目光投向了特牧城周边、那些隶属于扶南王室或范虎党羽的隐秘庄园、行宫、祭祀点。
刀岩主动请缨:“将军!我们傣族勇士,最擅长在山林水泽间追踪猎物!请让我带本部人马,去扫荡这些蛇鼠之窝,定要把范虎这厮揪出来!”
张绍准其所请,令刀岩率五百傣部精锐勇士,由熟悉本地情况的降人引路,对特牧城周边可疑地点进行拉网式清剿。
第三十六日,夜,特牧城以西三十里,一处隐秘的临河行宫。
这处行宫外表看似不起眼,实则是扶南王室一处重要的秘密据点,周围丛林密布,水道纵横,极易藏匿,也便于逃跑。
刀岩率部经过一日仔细侦察,悄然将行宫包围。子夜时分,趁着夜色和河面水汽的掩护,傣族勇士们如同水鬼般悄无声息地泅渡过河,利用吹箭和短刃,迅速解决了外围的暗哨。
然而,行宫内的守卫却异常警觉。就在傣族勇士即将摸进行宫大门时,宫内突然警锣声大作!
“有埋伏!”刀岩心知不好,立刻改变策略,强攻!“吹号!强攻进去!”
“呜——呜呜——”傣族特有的牛角号声划破夜空。
五百傣族勇士立刻从潜伏处跃起,挥舞着弯刀和藤牌,向着行宫发起了猛攻!宫内顿时箭如雨下,数十名黑衣“护卫”凭借门窗和廊柱拼死抵抗。这些护卫身手矫健,作战悍不畏死,使用的兵器虽是扶南制式,但战斗风格却带着明显的林邑烙印!
“是范虎的死士!”刀岩瞬间明白找对了地方!他大吼着,“放箭!扔火把!烧死他们!”
激烈的战斗在行宫内外展开。傣族勇士悍勇异常,且熟悉丛林环境,很快便压制住了护卫的抵抗。火箭点燃了行宫的木质结构,火势迅速蔓延,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经过半个时辰的浴血奋战,行宫护卫被尽数歼灭,无一投降。傣族勇士也付出了数十人伤亡的代价。
刀岩踩着敌人的尸体,冲入火势渐起的行宫内部。在一间装饰华丽的密室里,他们发现了大量来不及带走的财物、书信,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几个大箱子,里面装着的赫然是林邑范氏的官印、旌节、以及大量标识着“林邑复国军”字样的兵器甲胄!
“搜!仔细搜!范虎肯定跑不远!”刀岩下令。
士兵们冒着浓烟烈火,仔细搜查。最终,在行宫后院的码头旁,抓获了十几名来不及乘船逃走、惊慌失措的仆役和一名看似头目的文官。
刀岩一把揪住那文官,厉声喝问(通过通译):“范虎在哪?!不说就扔进河里喂鱼!”
那文官早已吓得魂飞魄散,瘫软在地,磕头如捣蒜:“大人饶命!大人饶命!范…范大人…他…他昨夜就已不在行宫了!”
“去哪了?!”
“小的…小的只听范大人和几位心腹大人紧急商议,说…说特牧城已不可守,汉军势大…要…要乘船顺河西下,出海…去…去找奔‘都元国’暂避……”
“都元国?”刀岩眉头紧锁,这是一个位于扶南更南方、沿海的城邦小国,以商贾闻名,与扶南、林邑均有往来。
“是…是…范大人说,都元国国王曾受林邑恩惠,或可收留…他们还带走了大量金银珠宝…走了不到一日…现在追…或许还来得及…”
刀岩心知事关重大,不再耽搁。他一面派人飞马回特牧城向张绍报信,一面亲自率领还能行动的傣族勇士,征用行宫残留的船只,顺流而下,疾追而去!尽管希望渺茫,但哪怕只有一丝可能,也绝不能放过范虎这个罪魁祸首!
第三十七日,清晨,特牧城王宫。
张绍接到了刀岩传来的急报。他看着“范虎遁走,可能逃往都元国”的消息,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都元国……”他手指敲击着案几,目光投向殿外南方广阔的天空,“疥癣之疾,竟也敢藏污纳垢。”
诸葛乔已于前一日平定东部归来,此刻也在殿中,闻言道:“绍公,范虎不除,南疆难言真正平定。都元国虽小,但其地处海陆要冲,若容范虎在此立足,勾结南海诸国,他日必成心腹大患。”
“我知道。”张绍缓缓起身,走到巨大的南海舆图前,“通告全军,休整三日,清点战果,安抚地方,消化降卒。同时,令水师吴碣部,派出快船,严密监视南部海域,探查都元国虚实及范虎踪迹。”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待特牧城局势稍定,我军便挥师南下。范虎就算逃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他抓回来,明正典刑,以告慰日南冤魂,以震慑南海诸邦!”
南海的波涛,似乎因为这句誓言,而变得更加汹涌起来。平定扶南,并非终点,而是大汉经略南海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