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新纪元前夜 > 第229章 共生的重量

第229章 共生的重量(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过程绝非一帆风顺。猜疑、误解、甚至小摩擦时有发生。张伟的安全部门加强了对隔离实验室和“归墟”关键人员的监控,以防万一。资源的短缺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使龙宫的工程团队必须尽快找到开源节流的新方法。

然而,压力有时也能催生意想不到的转机。

莉娜的团队负责研究那块被封存的“规则碎片”,目标是找到安全监测其状态的方法,并尝试理解其稳定存在的物理机制,而非激活它。在一次常规的能量场扫描中,他们发现碎片周围那极其微弱、几乎无法探测的“规则残留场”,与龙宫三核共鸣场在某种极低频段上,存在一种奇特的、非对抗性的干涉效应。

这种效应并非共鸣,更像是一种……“互补”。碎片的“规则场”代表着绝对的、冰冷的秩序,而三核共鸣场的“秩序”则蕴含着生命特有的柔和与适应性。当两者的场在特定模式下以极低强度接触时,碎片那原本躁动不安的底层波动,竟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平静”。

“这太不可思议了!”莉娜在向宋茜和陈老汇报时,难掩兴奋,“我们的秩序力场,似乎能‘安抚’那块碎片!不是压制,更像是……一种高维度的‘调和’!”

与此同时,吴凯的团队在尝试利用“归墟”带来的、关于能量“裂隙”特性的数据,优化龙宫自身从环境中汲取零散能量的效率时,结合“和谐共鸣”理论,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能量获取模式。

他们不再试图“抽取”或“虹吸”,而是模仿深海某些共生生物的特性,设计出一种极其复杂的“能量编织”网络。这个网络能够以更精细、更无害的方式,捕捉环境中逸散的能量微粒,如同蜘蛛织网捕获露珠,效率虽然无法与暴力攫取相比,却胜在稳定、持续且几乎不对环境产生扰动。

更重要的是,这种“能量编织”技术,在初步测试中,展现出了对龙宫内部能源消耗的显着补充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人口增加带来的资源压力!

这个突破性的进展,让所有参与“融合计划”的人员都感到振奋。它证明了,“归墟”带来的知识和视角,并非全然是危险和冲突,当它们被置于龙宫“和谐共生”的理念框架下进行筛选和转化时,确实能够催生出新的、更具生命力的可能性。

一直冷眼旁观的荒木,在得知“能量编织”技术的初步成功,并亲眼查看了莉娜团队关于“规则碎片”被秩序场“安抚”的数据后,他那冰封般的表情,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在一次由宋茜主持的、讨论“能量编织”技术后续发展的会议上,荒木罕见地没有保持沉默。他听着龙宫和原“归墟”技术人员热烈地讨论着如何进一步优化“编织”图案,如何更好地模仿自然共生关系,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低沉,却少了几分以往的绝对冰冷:

“我们……在‘归墟’时,只看到了力量的尖锐与规则的漏洞,试图以更锋利的‘矛’去刺穿它。”他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协作的双方人员,最后落在宋茜身上,带着一种复杂的、仿佛重新认识般的审视,“或许……你们选择的,用更柔韧的‘网’去承接和转化的道路……并非怯懦,而是另一种……我们未曾想象过的智慧。”

这番话,并未立刻消除所有隔阂,资源依旧紧张,理念的摩擦仍会存在。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坚冰正在开始融化。

共生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龙宫每一个人的肩上。它带来了混乱、冲突与压力,但也催生了新的希望、突破与理解。这条路布满荆棘,但每一步前行,都让这艘承载着人类复杂性与可能性的方舟,在黑暗的深海中,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加接近那个渺茫却值得追求的“新生”之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