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 第422章 朔方烽火,砥柱临危

第422章 朔方烽火,砥柱临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末将遵命!誓与玉门共存亡!”王猛领命,匆匆而去。

“周勃!”

“老臣在!”

“由你坐镇狄道,总揽后勤,调配粮草军械,安定民心!举全郡之力,支援前线!”

“老臣领命!”

“公孙阙!”

“臣在!”

“立即以八百里加急,向长安求援!奏章需沥陈利害,言辞恳切!同时,‘潜渊’全部力量,紧盯匈奴单于庭及各方动向!”

“臣明白!”

最后,李凌目光落在李玄业身上,带着无比的郑重与托付:“业儿,你所请,准了!然,非为犒军,朕命你为北地行军司马,假节,全权代表为父,总督朔方方向一切军务后勤,协防高阙!持我佩剑,临机专断,不必事事奏报!然,切记,你的首要之责,是稳住战线,保全实力,等待时机,而非浪战逞强!可能做到?”

“儿臣……”李玄业心潮澎湃,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肃然道:“儿臣李玄业,领命!必不负父王重托,不负北地军民期望!”

“好!”李凌扶起儿子,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为父在狄道,等你捷报!”

“诺!”

命令如山,北地郡这台战争机器以最高效率运转起来。当夜,狄道城外军营,火把通明,八千精选骑兵集结完毕,刀枪如林,旌旗招展。李玄业一身戎装,虽面容稚嫩,但目光坚毅,在众将簇拥下,登上点将台。他没有过多的言辞,只是举起靖王佩剑,朗声道:“将士们!胡虏犯境,朔方危急!父王命我,与诸位同赴国难!朔方在,则北地安!北地安,则家园存!此去,唯有死战!出发!”

“死战!死战!死战!”三军怒吼,声震四野。

大军连夜开拔,烟尘滚滚,向北疾驰。李玄业骑在马上,回望了一眼狄道城头父亲那模糊而挺拔的身影,心中充满了责任与决然。

“系统提示:重大边境危机爆发,宿主做出关键战略决策…继承人临危受命,首次独立承担方面之任,面临严峻考验…宿主状态:在巨大压力下展现出绝对信任与魄力,政权凝聚力与危机应对能力达到新高度…”

接下来的日子,北地郡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通往朔方的官道上,运送物资的车队络绎不绝。周勃坐镇狄道,调度有方,虽忙不乱。公孙阙的情报如雪片般飞来:朝廷接到急报,景帝震惊,已令太尉周亚夫筹画援军,然关东初定,大军调动需时;匈奴单于庭确有异动,但尚未大举南下;玉门关外匈奴似在观望。

六月底,李玄业率援军抵达朔方郡治临戎城,并未停留,直趋高阙塞。此时的高阙塞,历经十余日血战,城墙多处破损,守军伤亡惨重,但士气未堕。赵破奴见到世子亲至,又见八千生力军和大量物资,激动不已,军心大振。

李玄业立即投入工作:他亲自巡视城防,慰问伤兵,与赵破奴等将领详细研判敌情。他发现匈奴虽攻势凶猛,但缺乏有效的攻城手段,主要依靠人海战术。他立即调整部署,将援军精锐弩手加强到关键地段,并组织工匠抢修城防,将运来的火油、猛火油柜等守城利器分发下去。同时,他派出多支精干骑队,不断夜袭匈奴营地,焚其粮草,狙其将领,使得匈奴日夜不宁,攻势为之一滞。

李玄业白天处理军务,夜晚阅读各方情报,常常和衣而卧。他虽年轻,但处事公允,决策果断,又能虚心听取赵破奴等老将意见,很快赢得了朔方军民的尊敬。在他的协调下,朔方防线渐渐稳住了阵脚。匈奴右贤王见汉军援兵抵达,守备增强,且粮草被袭,攻势逐渐放缓,战事进入了残酷的消耗战阶段。

七月初,战局依旧胶着,但朔方战线已然稳住。李玄业站在高阙塞城头,望着远方连绵的匈奴营帐,心中清楚,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迈出了成为一方统帅的关键一步。北地的未来,似乎正逐渐压在他尚且年轻,却已无比坚实的肩膀之上。

“史料记载”

*官方史·汉书·匈奴传:“(文帝时)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

*家族史·始祖本纪:“景帝前元元年夏,匈奴五万骑围朔方高阙塞,朔方危殆。凌公临危决断,遣世子玄业假节,督师援朔方。玄业驰至前线,稳守制敌,军心大振。北地举郡之力,支援边关。”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朔方烽火,上帝遣子御侮;砥柱临危,圣域临危不乱;圣嗣膺重寄,初显统帅之姿。”

*北地秘录·世子戍边:“匈奴大举入寇,李凌授世子玄业方面之任,总督朔方军务。玄业临危受命,驰援高阙,稳守疲敌,显擎天之才。”

(第四百二十二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