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山河鉴:隋鼎 > 第147章 金杯共汝饮

第147章 金杯共汝饮(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寒暄过后,气氛看似融洽,言语间的机锋却悄然展开。

王薄放下酒杯,轻抚案上书卷,叹道:“昔日读《诗经·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薄举事以来,常怀此叹。天下糜烂,民不聊生,薄虽不才,亦想效仿先贤,解民倒悬。奈何世人多误解,视薄为寇仇。”

他这话,既是自陈心迹,也是试探高鉴的志向与态度,隐隐将自己摆在了“悲天悯人”的义军领袖位置。

高鉴微微一笑,回应道:“王公心怀黎庶,志存高远,鉴亦深感敬佩。然,《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民倒悬,其路非止一条。如今天下纷扰,群雄并起,非有雷霆手段、廓清寰宇之志,恐难真正还天下以太平。鉴虽年少,亦知‘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他此言,既肯定了王薄的初衷,却也点明了自己更具“廓清寰宇”的雄心壮志,隐隐有分庭抗礼之意。

王薄目光微闪,又道:“将军志向远大,薄佩服。然,山东之地,豪杰并立,关系错综复杂。薄在此经营数年,略知根底。将军初来乍到,若一味恃强,恐非长久之道。不若……”他顿了顿,观察着高鉴的神色,“你我联手,共图大业?以将军之勇武,薄之根基人脉,何愁山东不定?届时,将军居前,薄愿附骥尾,亦不失为一段佳话。”

这话已是赤裸裸的招揽与劝降,试图以“地头蛇”的优势和合作前景来折服高鉴。

高鉴闻言,并未动怒,反而哈哈大笑,笑声在空旷的亭中回荡。他提起酒壶,为自己再次斟满一杯,却没有喝,而是用手指轻轻转动着粗糙的陶杯,目光锐利地看向王薄:

“王公美意,鉴心领了。王公熟读史书,可知《史记·项羽本纪》中,楚霸王与汉高祖之故事?鸿门宴上,项王亦曾以富贵相诱,然高祖志在天下,岂肯屈居人下?”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无比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王公言联手,然道不同,不相为谋。鉴,志在四海,而非偏安一隅。王公欲保山东基业,而鉴,欲取天下!”

说到这里,高鉴猛地举起手中那杯酒,目光如电,直视王薄,声音清越,如同龙吟:

“王公,今日亭中相谈,甚为投缘。然,疆场之事,终须疆场了结!”一口喝下杯中酒,随后手腕一翻,杯中剩余的酒滴缓缓滴到地上,酒水渗入泥土。

“金杯共汝饮!”

几字一出,掷地有声!既像是主人对客人的慷慨敬酒,又蕴含着无比凌厉的决绝与挑战!

王薄脸上的温和笑容瞬间僵住,瞳孔微微收缩。他万没想到高鉴如此年轻,言辞却如此犀利果决,丝毫不留转圜余地。“金杯供汝饮”五字,既接住了他之前所有隐含招揽、劝降的机锋,又以一种近乎霸道的方式,将两人的关系彻底定格在了对手的位置上。

亭中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远处隐约传来战马的嘶鸣,更添几分肃杀。

良久,王薄缓缓放下一直握在手中的书卷,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读书人特有的、带着些许疏离和了然的笑意,只是这笑意底下,已是一片冰寒。

“好一个‘金杯共汝饮’!”王薄轻轻击掌,“高将军快人快语,志存高远,薄……领教了。”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既然如此,你我之间,已无他言。他日疆场相逢,各凭本事吧。”

高鉴也站起身,拱手道:“王公慢走,鉴,不远送了。”

两位乱世中崛起的豪杰,一位是饱读诗书、老谋深算的“知世郎”,一位是锐意进取、志在天下的少年雄主,在这残破的“观澜亭”中,完成了一次短暂却意义深远的会面。没有刀光剑影,但言语间的交锋,比刀剑更为惊心动魄。

王薄转身,步履依旧从容,但背影却透出一股凝重。他知道,自己试图以势、以理折服对方的打算已然落空,接下来,将是毫无花巧的实力的碰撞。

高鉴独立亭中,望着王薄远去的背影,眼神锐利如鹰。他弯腰拾起那只被自己倾倒一空的陶杯,在手中掂量了一下,为自己斟了满满一杯,仰头一饮而尽。

“传令回营,”他对着亭外等候的葛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