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座谈交锋露锋芒 真知灼见惊四座(2 / 2)
“其次,是‘贪大求全’与‘脱离实际’的倾向。比如,前几年投入巨资打造的‘新材料产业园’,志向远大,但脱离了北阳现有的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融资能力,结果欲速则不达,反而沉淀了大量资金,加剧了政府债务负担。这种‘空中楼阁’式的转型,值得深刻反思。”
“第三,可能也是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如果企业家在这里缺乏安全感,人才在这里看不到希望,再好的规划也是纸上谈兵。我们听到一些反映,某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甚至存在‘吃拿卡要’的现象;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伤了投资者的心。”
他每说一点,都举出具体的事例,时间、地点、人物、情况,清晰准确,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剖开了北阳看似复杂困局下的病根。北阳市的领导们开始是惊愕,随即是尴尬,到最后,几位主要领导的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因为他们知道,陈临海说的,都是事实!而且是一些他们不愿面对、或者试图掩盖的事实!
然而,陈临海并非只是为了揭短。在精准诊断之后,他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
“因此,北阳的振兴,或许不应该再寄希望于某个‘救命稻草’式的大项目,而应该回归现实,脚踏实地。我初步思考了几点,供各位领导参考:
一是‘盘活存量,嫁接新能’。下大力气对现有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稳住基本盘。
同时,利用老工业基地的厂房、土地和产业工人优势,积极承接那些不适合在沿海高端地区发展、但又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产业环节,实现‘老树发新枝’。
二是‘聚焦特色,集群发展’。放弃‘大而全’的幻想,集中资源,选择一两个最有基础、最有潜力的细分领域,比如特定领域的精密零部件加工、基于工业废料的循环经济产业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刀刃向内,优化环境’。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政府自我革命,真正打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尤其是要下决心厘清和解决‘新材料产业园’等历史遗留问题,重塑政府信誉。”
他的发言,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操作,既有犀利批评,又有真诚建议。会场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良久,北阳市市委书记缓缓站起身,神情复杂,既有被戳中痛处的难堪,更有遇到知音的激动,他用力握住陈临海的手:“陈组长……不,临海同志!感谢你!你这番话,振聋发聩,说到我们心里去了,也说到我们痛处了!你这几天的调研,比我们一些干部几年了解的情况都深、都透!你提出的思路,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们一定认真研究,深刻反思!”
座谈会的气氛,因为陈临海这番石破天惊又鞭辟入里的发言,被彻底点燃。消息很快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了省委党校,再次引发了巨大震动。
谁都没想到,被“发配”到北阳的陈临海,竟然能在这样一个“次要”的战场上,打出了如此漂亮的一仗!孙子聪在深厦听到消息后,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原本想看陈临海的笑话,却不料反而成全了对方的又一次精彩亮相。
陈临海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真正的担当和能力,不会因环境的艰苦而褪色,只会因挑战的严峻而愈发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