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把财富留在民间(2 / 2)
“让小艾对接铁路部门,准备一趟专列。
两亿多美金的货,可不是小数目。”
许正阳立刻起身去办。
祁同伟看向阿廖沙,语气轻松:
“交易方式还按老规矩来。”
“钱货两清,当场结清。”
“没问题吧?”
阿廖沙用力点头:
“绝对没问题!”
祁同伟一笑:
“那就妥了。
你先在这边随便看看,等大龙从京州回来,让他带你四处走走。”
阿廖沙连忙摆手:
“不用麻烦,我喜欢自己逛。”
祁同伟提醒一句:
“偏僻地方别乱去,哪个国家都有不安分的人。”
阿廖沙连连应声:
“我就在示范区里转转。”
“我最喜欢看人们干活的样子。”
“在东大这儿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可在北方那个工农联合体,这样的场面早就少见了。”
祁同伟招了招手,把管春秋叫过来:
“老管,找个机灵点的兄弟陪着这位老板。”
“人家可是大客户。”
阿廖沙连声道谢。
祁同伟并不操心他的行程。
示范区的主要路口早装了监控系统,当初他提这个想法时,就得到了中枢几位大员的支持。
这里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样板区,更是新技术应用的试验田。
二王村甚至驻扎着一支来自帝都的警察工作组。
他们名义上是来指导工作,实际上也是来取经学习的。
不过这事除了少数几人知情,外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小组存在。
丰收集团的工人五方杂处,轻易就把这支队伍的身份给掩护住了。
钟小艾拿到单子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易学习——这笔将近两亿美金的订单,哪怕放在整个外贸系统里,也算得上亮眼的大生意了。
阿廖沙要的货品五花八门,有些是丰收集团现成就能供应的,有些则得往外联络其他厂商才能凑齐。
这类跨区域调配的事,钟小艾一个人说了不算,得由易学习出面协调。
易学习一听数量,眼睛都亮了:“两亿美金的单子?好家伙!艾姐,咱们能挣多少?”
钟小艾随口答:“二成。”
“才二十?”易学习愣了一下。
“大头让给了种地的老乡和合作的商户。”她解释说,“你要觉得低了,咱们也可以往上提一提。”
易学习赶紧摆手:“不不不,这样挺好,挺好的。”
钟小艾笑了笑:“师兄讲过,做外贸也好,跑销售也罢,真正该拿大头的是老百姓。
只有农民有钱赚,这条路才能走得长远。”
易学习听得心里发烫,连连点头:“我这就去向高知府汇报。”
“咱们示范区里除了丰收集团,像样点的厂子几乎没有,不少东西还得往城里调。”
“高知府知道这事,准得高兴。”
钟小艾笑着说:“那就辛苦你了,学习哥。
我现在就让人开始准备货源,你也抓紧联系吧。”
“这次下单的是北方联合工农业国的阿廖沙,老主顾了。”
“规矩没变,钱货两清,当场结账。”
易学习一下子来了劲儿:“你是说,商户当天就能拿到现款?”
钟小艾笑着点头:“没错。”
易学习立马叫来身边的秘书——原本是县里的通讯员,现在跟着他跑前跑后,虽没正式名分,但在大家嘴里早就是“大秘”了。
林放一听有新动作,立刻安排备车,直奔吕州。
以前当县令时配不起专车,用的都是通信员。
如今身份不同了,坐的也不再是吉普,而是一辆奔驰——合同刚签完那会儿,俾斯麦送来的。
易学习第一眼瞧见这车就皱眉:“这不合适吧?我这级别,坐这个太扎眼。”
祁同伟却坚持:“你是示范区的主心骨,方方面面都得带头,走在前头。”
“再说了,这是人家送的礼,又没动公家一分钱,怕啥?”
易学习反问:“那你怎么不坐?”
祁同伟一句话怼回来:“我不稀罕。”
奔驰还不稀罕?
这可是比桑塔纳高出一大截的玩意儿!
易学习本想争辩两句,可转念想到祁同伟亲手敲出来的那两辆“虎头奔”,顿时哑口无言——人家造出来的车全球顶尖,看不上这辆进口货,实在正常不过。
祁同伟不在乎,易学习可宝贝得很。
司机出任务时油门都不敢踩到底,更别说猛起步打滑了,生怕伤着底盘。
这车就这一辆,要是出了毛病,只能回去坐吉普了。
那玩意儿的减震,谁坐谁知道,颠得人骨头都要散架。
林放不仅是他的贴身助手,还是他母校的小师弟。
上车时忍不住问:“老板,又有好消息了?”
易学习满脸喜气:“可不是嘛,伟哥那边又落了个大单。”
林放精神一振:“多大的量?”
易学习笑出声来:“将近两个亿的美元。”
林放脱口而出:“利润率呢?”
易学习越听越满意——果然是自己带出来的人,思路一点就通。
高育良听到消息,又是吃惊又是欣喜:“什么?两亿美元的出口订单?”
“当场交钱交货?马上就要?”
“丰收集团只留两成利润?”
“那岂不是说,农民和商户拿了八成?”
“这是把财富留在民间啊!”
“同伟这是建了个活水池子!”
“好!真是太好了!”
他一边说一边拍大腿,连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