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简直超乎想象(2 / 2)
只有把情况彻底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
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分内之事。
可真要深入调查,谈何容易?
尤其是农村!
易学习默默点头。
农村的事向来千头万绪,不光有乡风民俗、家族关系,还有人情世故盘根错节,复杂得很。
高育良感慨道:
“但在丰收集团面前,再难的问题也能打开缺口。
老百姓信他们,信他们派来的农技员,也信那个敢提前付两倍定金给农户的人。”
“丰收集团和一家家农户签了约,谁家几口人,种了几亩地,村里的状况,全都清清楚楚。”
“我要是想拿点数据,还得托祁同伟去问呢!”
“农村的数据核心,早就在他们手里了。”
易学习越听越觉得意味深长。
林放却一脸不解:“老板,这不都是常规操作吗?”
易学习正色道:“看似平常,背后却不简单。”
“是我们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
若不是高知府点拨,恐怕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我一直敬重伟哥,也一直想学他,可现在看来,我学的是皮毛,没学到精髓。”
“说白了,是名不符实。”
林放小心翼翼地说:“老板,咱们还是别跟伟哥比了吧。”
三十岁出头就当上县委书籍,你跟他比?
白手起家干出一个农业帝国,你跟他比?
那些挂满丰收集团办公楼走廊的等身照,你跟他比?
林放觉得老板有点不切实际。
易学习摆摆手:“我不是要跟他比,我是要向他学。”
“可现在回头看,我的眼界确实窄了。”
林放更困惑了:“老板,您对咱们示范区每个村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还能往哪儿突破?”
易学习轻轻叹了口气:“你不明白。”
林放立刻肃然:“请您指点。”
易学习缓缓道:“我有幸见过赵立春同志几次,他当时对我说,要我好好向伟哥学习,尤其是他的大局意识。”
“一开始我根本不懂。”
“什么叫大局观?”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
“我们是什么?是示范区。”
“可我们的视野,难道就该局限在这几个乡镇?”
林放愣住:“不该吗?”
易学习坚定地说:“不该!”
“我们是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肩负的是为全国探路的使命。”
“你懂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们要代表华夏最广大的农村,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蹚出一条别人能走的路。”
“只有这样,才配得上‘示范’这两个字。”
“你现在再想想,我们的眼光还能只盯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吗?”
林放喉头一紧,声音有些发颤:“您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到整个国家?”
“这……”
这个念头他从没敢想过。
易学习一拍桌子:“正是如此!”
“示范区的基本情况我们必须掌握,毕竟我们是这里的干部,得清楚自己的家底。”
“但我们的思考绝不能止步于此。”
“我们要看全国。”
“我现在终于理解,为什么伟哥会对高知府提出的支援项目那么上心。”
“这才是农业示范区真正的价值所在。”
“中草药的标准化种植、提纯加工和综合利用,同样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拼图。”
林放嗓子发干:“这……是不是目标太大了?”
易学习目光沉稳:“是大,可又怎样?”
“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得扛起这份责任。”
“伟哥在前面冲,他是实干家,那后勤保障、拾遗补缺的事,就该由我们来做。”
“谁能想到,他做的每一步,都在撬动整个农村的未来?”
“财富调节的支点,农村数据的核心命脉……”
“简直超乎想象。”
易学习从高育良办公室出来后,整个人神采奕奕。
农业是根本,工业则是释放生产力、缓解就业压力的关键支撑。
而由于工业本身的属性,工农业之间的利益落差注定难以避免。
这样一来,实际上工业长期在攫取农业的成果。
时间一久,农民和工人之间的收入鸿沟就会拉得极大,大到普通人根本不敢去想。
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由东大出面重新调整资源分配,实现更公平的局面。
可现实是,东大自己都捉襟见肘,财政紧张,恨不得把每一块地都变成厂房,好解决堆积如山的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