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 > 第287章 薪火赴远!少年心中的文化桥梁

第287章 薪火赴远!少年心中的文化桥梁(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澈心文娱的文化体验基地,被一片青春洋溢的气息包裹。清晨的阳光穿过仿古书院的窗棂,洒在青石板路上,1000名来自全球30个国家的青少年,身着统一的文化衫——正面印着“文明共生”,背面是各自国家的国旗与华国传统纹样的结合,正兴奋地围在体验区前,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一切。今天,首届“蓝星华国文化交流营”正式开营,苏澈身着休闲的棉麻衬衫,搭配布鞋,穿梭在营员中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宛如一位亲切的导师。

“欢迎各位来到这里!”苏澈站在书院的庭院中央,手中拿着一把绘有水墨竹纹的折扇,“接下来的十天,我们不会给大家讲枯燥的理论,而是要让你们‘亲手触摸’文化——通过VR穿越回古代,通过双手制作非遗,通过镜头创作故事。我希望你们能在这里找到对东方文化的兴趣,更能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小使者。”

话音刚落,营员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来自美国的16岁女孩莉莉安,举着手中的平板电脑,上面是她提前做的功课——密密麻麻的《唐诗》摘抄:“苏先生,我在网上看过‘历史VR’应用,今天终于能亲身体验了!我最想‘走进’盛唐长安,看看李白笔下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是什么样子。”

“一定会让你满意!”苏澈笑着回应,抬手示意营员们分组前往体验区。交流营的核心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历史VR沉浸体验”“非遗手工实践”“影视创作工坊”,营员们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也可以全程参与,全方位感受东方文化的魅力。

历史VR体验区,营员们排着队戴上特制的VR眼镜。当莉莉安按下启动键,眼前的庭院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盛唐长安的朱雀大街——胡商的驼队踏着铃铛声缓缓走过,酒肆的幌子在微风中摇曳,李白身着白衣,站在二楼栏杆旁高声吟唱《将进酒》。莉莉安下意识地伸出手,仿佛能触摸到酒肆的木质栏杆,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酒香。“太神奇了!”她摘下眼镜,呼吸有些急促,“我能清晰地看到李白的胡须、酒壶上的纹饰,甚至能听到周围人的交谈声,就像真的穿越到了唐朝!”

苏澈走到她身边,笑着问:“你觉得李白的形象和你想象中一样吗?”

“比想象中更洒脱!”莉莉安眼中闪烁着光芒,“他吟唱时的神态、手势,都充满了豪情。我之前读《将进酒》,只觉得诗句豪迈,现在通过VR体验,才真正理解了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

不远处,来自肯尼亚的男孩卡玛尔,正沉浸在明南京的郑和宝船厂场景中。他戴着VR眼镜,亲手触摸着宝船的船骨,仔细观察着罗盘的刻度,脸上满是惊叹:“我一直对航海很感兴趣,没想到明代的航海技术这么先进!这艘宝船太大了,比我们国家的传统独木舟壮观多了。”

苏澈走过去,为他讲解:“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艘宝船全长44丈,能容纳上千人。当时的中国,不仅有先进的造船技术,还有丰富的航海经验,郑和的船队跨越万里,带去的不是战争,而是和平与贸易,这就是东方文化中的‘包容与开拓’。”

卡玛尔认真地听着,点头道:“我明白了!就像我们非洲的部落,也崇尚和平共处。回去后,我要把郑和的故事讲给我的族人听,让他们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非遗手工体验区,气氛同样热烈。营员们围坐在长桌旁,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苏绣、剪纸、陶艺等传统技艺。来自法国的女孩艾玛,正专注地学习苏绣,她的指尖捏着细小的绣花针,小心翼翼地在绸缎上绣着茉莉花。“苏绣太精细了!”她抬起头,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每一针都要精准无误,才能绣出花朵的层次感。我花了半个小时,才绣好一片花瓣。”

非遗传承人耐心地指导她:“苏绣讲究‘平、齐、细、密、匀、顺、和、光’,不仅要针法熟练,还要有耐心。你看,这片花瓣的边缘要绣得薄一些,中间厚一些,这样才有立体感。”

苏澈站在一旁,看着艾玛认真的样子,笑着说:“很多非遗技艺,考验的不仅是手艺,更是心性。就像苏绣,一针一线都藏着耐心与专注,这也是东方文化的一种体现——做事要精益求精,做人要沉稳内敛。”

艾玛点点头,继续专注地绣花。当她终于绣好一朵完整的茉莉花时,兴奋地举起绸缎:“我做到了!这是我送给妈妈的礼物,她一定会喜欢。我还要学习剪纸,把中国的传统技艺带回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