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基石永固,澈宇承寰(2 / 2)
他具体阐述道:“比如,我们领投了专注于高端半导体材料‘碳化硅衬底’的‘天科新材料’b轮。这家公司的产品,正是星海科技下一代高效电驱系统所急需的关键材料,投资它,既是为了财务回报,更是为了保障星海未来的供应链安全与技术前瞻性。另外两家,一家是做工业级精密传感器的‘灵眸传感’,一家是研发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的‘北斗星图’,都与星海汽车的智能化路径高度协同。”
林澈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几家公司的简介,沉声道:“投资,不能脱离我们的实业根基。澈宇的股权投资,眼光要准,下手要狠,但核心必须聚焦。就是要围绕‘国产替代’这条核心赛道,投那些能解决‘卡脖子’难题、又能与星海科技现在乃至未来业务形成战略协同的硬核企业。我们要构筑的,是一个以星海为核心的硬科技生态护城河。”
张岳郑重点头,继续汇报:“在资产配置板块,根据1800亿资产的总盘子和风险收益目标,我们初步构建了多元化组合。”李娜随之调出了详细的资产配置图。
*30%(约540亿)配置于全球优质股权与债券,包括通过qdII渠道投资的科技巨头、指数基金,以及国内外的国债和高信用等级企业债,追求稳健收益与流动性。
*25%(约450亿)继续用于一级市场股权投资(已投的10家企业包含在此额度内)。
*20%(约360亿)配置于全球核心地段的商业地产与顶级住宅,包括纽约、伦敦、新加坡以及国内一线城市的地标性物业,作为抵御通胀的实物资产压舱石。
*15%(约270亿)配置于私募信贷、大宗商品等另类资产。
*10%(约180亿)作为现金及类现金资产,保持策略灵活性。
“至于墙上这幅齐白石,”张岳微微一笑,“属于那另外的‘一小部分’,是我们艺术品投资组合的开端,这类资产兼具审美价值与资本保值功能。”
最后,他谈到最敏感也最具长远意义的家族信托:“架构已初步设计完成,计划采用‘VIStA信托’与‘私人信托公司’相结合的模式,设立地点考虑开曼群岛或新加坡。初步计划将林总您名下部分非星海科技核心股权、不动产以及部分流动性资产,约占总资产30%的规模,首批装入信托。这将极大增强财富的保密性、保护性与传承确定性。”
听完汇报,林澈缓缓站起身,踱步到那幅《松柏高立图》前,凝视良久。整个办公室落针可闻,只有窗外西湖的微风轻轻拂动纱帘。
“张总,李娜,”他转过身,目光深邃而坚定,“澈宇的成立,其意义,远不止是管理我林澈个人的这1800亿资产。‘澈资本’时代,我们是为了进攻,为了捕获机会。而‘澈宇家族办公室’,我们要做的是‘百年老店’,是防守,是构建一个能够穿越周期、永续存在的基石。”
他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繁华与现代的城市,声音沉稳而有力:
“我们的使命,首先是确保无论外部的商业战场如何风云变幻,我们核心产业的创新与拓展,能有最稳定、最可靠的资金后盾,永不断粮。”
“其次,它的专业能力和稳健体系,不仅要为我服务,未来,也要有能力为我们志同道合的伙伴,比如雷总、一鸣他们,提供顶级、私密的资产配置与家族管理服务。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能够凝聚中国顶尖企业家力量,共同面对未来、管理未来的平台。”
这番话,让张岳和李娜心神激荡。他们清晰地感受到,林澈的格局,已从个人财富的积累,跃升到了一个构建商业文明生态、致力于基业长青与伙伴共济的更高维度。澈宇家族办公室,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公司,它是林澈商业帝国的稳压器,是未来种子萌芽的土壤,更是链接顶尖力量的信任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