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旧疤被撕开(2 / 2)
他们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心照不宣的同盟。
而韩奕,这个年轻、聪明、对家族历史抱有好奇和一丝理想主义的继承人。
他仅仅是因为触碰了这张网的边缘,试图看清网中央那黑暗的真相。
他甚至可能还没有真正理解他所发现的东西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就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他的血,染红了网线,也让这张隐藏了二十年的大网,终于暴露在了警方的视野之中。
……
秦风亲自带队,驱车数百公里,来到了位于邻省的雁鸣山。
二十多年的时光流逝,山崖依旧陡峭,山风呼啸,带着刺骨的寒意。
当年的案发现场早已被岁月和植被覆盖,具体位置只能根据卷宗里模糊的描述和那张老照片的背景进行大致推断。
“大家分散开,以这个区域为中心,半径五十米,进行地毯式搜索。”秦风下令,目光锐利地扫过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和旁边的崖壁,“注意寻找任何不自然的踩踏痕迹、岩石刮擦,或者可能被遗忘了二十多年的微小物品。”
队员们拿着金属探测仪、强光手电和勘查工具,在杂草丛生、碎石遍布的山崖边仔细搜寻。
当年的勘查条件有限,很多细节可能被忽略。
“秦队,这里!”一名队员在靠近崖边的一处岩石缝隙旁喊道,“这几块石头的磨损痕迹,看起来不像是自然风化或者动物踩踏形成的,倒像是……某种硬物撞击或者剧烈摩擦留下的?”
秦风蹲下身,仔细观察,那痕迹非常细微,几乎被苔藓覆盖,但在专业眼光下,确实与周围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拍照,取样。”秦风指示,“虽然希望渺茫,但任何异常都不能放过。”
另一组队员则重点检查了崖壁上方可能作为坠落起点的位置。
“如果是意外失足,通常会有脚下滑动的痕迹。但如果是被人推下,可能会在边缘留下短暂的挣扎或抵抗痕迹,比如抓挠的指痕,或者鞋底与岩石的剧烈摩擦。”
他们在几处可能的位置进行了仔细的勘查和痕迹提取,希望能找到哪怕一丝支持“他杀”推断的物理证据。
与此同时,在市里,另一组侦查员开始尝试寻找沈卫东当年的遗物。
他们联系了沈卫东早已疏远的几位远亲,以及他生前可能的朋友圈。
“沈先生的遗物?这么多年了,早就处理掉了吧……”一位年迈的远亲回忆道,“他老婆带着孩子离开的时候,好像没带走多少东西,大部分都……唉,不清楚了。”
调查发现,沈卫东去世后,他的遗孀和女儿似乎有意切断了与过去的所有联系,遗物的下落成了一个谜。
当年办案派出所留存的少量物证记录里,也只有一些普通的随身物品记载,没有发现日记、可疑信件或与韩胜利的特殊通讯记录。
关键的私人文件,很可能在当时就被销毁或“遗失”了。
技术实验室里,专家们正在全力攻关那张老照片背后的神秘字迹。
他们采用多光谱成像、高精度扫描和复杂的图像增强算法,试图剥离岁月的痕迹,让那串模糊的“K73?L…”字符清晰显现。
“第一个字符确认是‘K’,第二个是‘7’,第三个字符下半部分模糊,但上半部分轮廓有点像‘3’或者‘8’……第四个字符很可能是‘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