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福晋有喜:四爷,宠上天! > 分节阅读 957

分节阅读 95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四爷这才推行了“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制度。

一向自视清高的官员士子们不但要掏腰包纳税,还要夹杂在满身臭汗的农夫当中,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斯扫地,失去了高人一等的特权。

本来朝廷下令处死那些诗人,以及焚毁那些诗稿时,不少人就怨气冲天。

如今又让他们交税,官员士绅们能不恨之入骨吗

但四爷却扬言“宁可得罪所有读书人,也要推行新政”

雍正十年五月十六日,京城突然传来噩耗,怡亲王允祥病逝

之前十三爷病了,还刻意隐瞒了四爷,以想要游历江南为由,好些日子不现身。

不知道是他不想四爷为他担忧,还是不想兄弟间经历面对面的别离。

直到他病逝,四爷才知道这个消息。

此刻,四爷听了苏培盛的汇报后,正在批阅奏折的手腕在微微颤抖。

他低沉地问:“为何不早些告诉朕”

年初时,十三还说要去江南游玩。

谁知道再次得到十三的消息,竟是已经病逝

苏培盛跪在下首颤栗地回:“奴才也不知怡亲王为何这样做,但奴才这有封十三爷的遗言,是十三福晋让奴才转交给您的。”

说着,苏培盛就将那封信递给了四爷。

四爷接过后,没有急着打开信。

而是盯着泛黄的信封看了几秒,才不紧不慢地打开了信封。

确认了十三爷的字迹后,四爷才开始看信的内容。

“敬爱的皇兄: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或许已经病逝了。

臣弟虽在江南,却也听闻你对江南诗人的处罚。

甭管别人怎么说,在臣弟眼里,自古勤政爱民的,您是第一人。

可先帝爷留下来的却是个金玉其表、败絮其中的烂摊子。

第1829章唯一事例

你为了收拾这个局面,得罪了多少人啊

可老百姓却不知道这些内幕,他们也不知道国库已经被那些黑了心的人掏空了。

他们更不会知道,国家已到了既救不起灾,也打不了仗的程度了。

皇兄您为此耗费了多少心思,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

您累坏了,可这些墨吏却只会咬人。

他们咬人一口,就能入骨三分呐

因为他们在忌恨你,你一道旨意颁下,就堵死了他们的发财之路

爱新觉罗允祥。

看完这封信,四爷眼里一片猩红。

握着信的手背,青筋暴起,似乎在隐忍着什么情绪。

他就那么坐在那,浑身散发着淡淡冷漠气息,以及一种孤独的感觉。

这个傻十三,哪有这样写遗言的。

通篇除了安慰他这个皇兄,不要被那些读书人所影响,就没别的了。

四爷叹了一口气,抬头重重地闭上了眼眸。

那个在他登基前,无怨无悔辅佐他的十三。

即便这么一封亲笔遗言摆在他面前,他都不敢相信十三病逝的消息。

那个曾经千军万马于前,与他并肩而立,同生共死的兄弟。

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即使面对皇考的盛怒,也能心甘情愿的对他说,说他不是“帮”他做事,而是“为”他做事的兄弟,也因此被皇考囚禁在宁古塔,加重了腿疾

这一日,四爷盯着那封只有一页的遗言,看了好久好久

直到夜里,烛火照映着他孤独的身影,他还是盯着那封信。

自打这日起,四爷将自个关在养心殿,十日未上朝。

若音知道后,并没有去养心殿。

因为她知道,每个人都有想要独自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

这是四爷在缅怀十三爷,她不该掺合。

等四爷什么时候愿意从缅怀中走出来了,她再去陪伴他。

五月二十六日,四爷推开养心殿的门。

俊朗的脸上,一脸沧桑憔悴。

深邃的墨瞳没有焦距,面上淡漠。

男人薄唇轻启,声音沙哑地道:“爱新觉罗允祥,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

四爷登基后,别的兄弟避讳他,都将名字改了。

虽然四爷一直说十三爷不必避讳他的名字。

但十三爷生前一直小心翼翼,还是和别的兄弟们一样,将“胤”字改为“允”字。

如今四爷又将十三爷的名字改回胤祥,这是大清朝臣子不避讳帝王的唯一事例

闷在养心殿几日后,他又开始勤政,好似什么样的塌天祸事都压不跨他。

因为,他是大清朝的皇帝,是大清朝的天,是所有百姓们的精神支柱,他是不能倒下的

当天,若音知道四爷开始处理朝政,这才主动去养心殿陪伴他。

六月初六,东宫里的海晴发动。

太子身为一国储君,处于奋斗期,自然不可能专门守着一个侍妾,而是出门当差去了。

后院没几个人了,瓜尔佳氏有孕在身,只有太子妃带着奴才在外间候着。

可她等来等去,一直等到了夜里,才等到里间传来一声婴儿的哭啼声。

听到这哭啼声,太子妃焦急踱步的脚步才停下。

哭声刚响,里间的门就开了。

产婆才一出来,太子妃就抓着产婆的手问:“怎么样。”

产婆:“好,很好,赫舍里格格生了个小格格。”

“母女平安吧”太子妃问。

“对,母女平安,只不过,赫舍里格格非是要您第一个抱小格格,您快进来吧。”产婆说着就赶紧进了里间。

太子妃听说母女平安,这才舒了口气,带着笑进了里间。

进屋后,产婆还在用襁褓包裹婴儿,包裹好后,就将婴儿放在了干净的锦被上。

太子妃走到床边,没有着急抱小格格,而是先顾着海晴的情绪。

她用手绢替海晴整理了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