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买一赠一(1 / 2)
事实证明,高凡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听说沧海化工有意兼并延秀制冷剂厂,延秀县政府没有任何一点讨价还价的意思,直接就答应了,声称价钱随沧海化工自己提,县里绝无二话。
制冷剂厂原本是延秀萤石矿的附属产业,只是因为投资比较大,县里觉得作为萤石矿的下属企业有些不合适,这才收归县里直管。
此时,县里索性来了个买一赠一,把制冷剂厂卖给沧海化工的同时,把萤石矿也一并卖了。
县里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萤石矿和制冷剂厂的经营实在有些不尽人意,虽说还没到亏损的程度,但也就是略有盈余而已。县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再这样拖上一两年,一矿一厂肯定都要陷入严重亏损,届时就会成为县里的沉重负担。
沧海化工擅长于点石成金,这是延秀县的官员亲眼所见。原来的延秀化肥厂被沧海化工兼并之后,转产维生素C,立马就变成了一个聚宝盆,现在年销售额一亿多美元,合人民币将近10亿,让延秀县收税收得手抽筋。
除了明面上的纳税贡献之外,维生素厂为当地提供的隐性福利也是非常可观的。维生素厂工人的收入在全县排名前列,拉高了全县百姓的平均收入水平。维生素厂的大量外协业务养活了数以百计的小微企业,连厂子外面的饭馆都比别处的生意更为兴隆。
再至于说县里领导偶尔找维生素厂帮忙换点外汇,或者在海外代购一些国外商品,这就属于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了。
有了这样的一个先例,听说沧海化工又盯上了自家的制冷剂厂,县领导哪里还会有什么犹豫。如果不是考虑到国有资产账面上不好处理,他们甚至都打算把厂子直接送给沧海化工了。
厂里和矿上的工人,除非有严重违反生产纪律的行为,否则至少要留用五年以上,这是延秀县向沧海化工开出的唯一条件。
专程回来办理此事的高凡在惊诧之余,也是深深佩服官员们的眼光和魄力。
制冷剂厂和萤石矿原有的资产都已经是沉没资本了,原本也卖不出什么价钱,再去与沧海化工斤斤计较没有任何意义。
相反,他们做出这种大度的表现,却让沧海化工欠了县里一个天大的人情,这个人情可比一家破厂子值钱多了。
沧海化工自然也不可能真的白拿延秀县的资产,在进行了一个粗略的评估之后,沧海化工向延秀县支付了800万,买下了这一厂一矿,并随即宣布将这一厂一矿合并组建为一家新的子公司,命名为沧海氟化工公司。
接着,沧海化工又投入了近千万元,对一厂一矿的设备全部进行了升级。萤石矿的年产能从3万吨精矿上升至9万吨,制冷剂厂则形成了年产3000吨氢氟酸和5000吨F22的能力。
高凡敢于接受徐盈的安排,自然是有些倚仗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对于氟化工前沿技术的了解。
国内氟化工产业的竞争力不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技术水平落后,那么就让他来改变这个现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