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沧海扬帆 > 第570章 坚决不能答应

第570章 坚决不能答应(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们找来厂里的工程师了解了一下,得知道F22的生产工艺也并不复杂,甚至用原来生产R11、R12等CFCs类产品的装置稍微改造一下就能实现。最主要的障碍,是F22的价格比CFCs要贵出一倍以上,国内的大多数冰箱厂并不接受F22,而是更愿意选择CFCs。

没有买卖,就没有生产,大家于是就把这件事放下了。有些企业另搞了一套装置,同时生产CFCs和F22两个系列的产品,大多数企业还是专注于CFCs的生产。

可谁曾想,自己跑来参加这么一个劳什子的投产典礼,本想着就是吃吃火锅唱唱歌的事情,却听到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

“凭什么呀!”台下有脾气暴躁的人蹦起来了,大声喊道,“凭什么光让我们一个行业去为国分忧,要分忧大家一起分。我们这些厂子也就是一两百万的固定资产,辛辛苦苦在市场上赚碗饭吃而已。国家有那么多大企业,他们为什么不去为国分忧?”

“对对,人家外国人都说了咱们是发展中国家,不着急淘汰氯氟烃,国家有什么理由要提前淘汰!”

“我们坚决不能答应!”

“大不了劳资不干了,我就不信国家能让我那几百工人都嗑风去!”

台下群情激昂,若不是看在现场还有领导,估计就有人要飚脏话了。

吴哲夫坐在台上,可谓是如坐针毡。他分明能够感觉到,大家的怒火都是冲着他来的,只是没有点他的名字而已。

所谓提前实现减排承诺的说法,其实是高凡编排出来的。化工部内部在讨论蒙特利尔协定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宽限条款是利好于中国的,因为这能够给中国的氟烃企业以一个缓冲的机会。

但有利的机会,也是存在弊病的。

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缓冲期,这就迫使他们的企业不得不从现在就开始大力研发CFCs替代品。

如果中国企业把缓冲期当成舒适区,躺在那里不思进取,等到缓冲期结束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届时的追赶难度就更大了。

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边利用缓冲期维持住原有的体系,一边抓紧开发替代品,缩小与西方的差距。一旦中国自己的替代品生产体系成熟,拥有了能够与国外竞争的能力,那么主动提前淘汰CFCs,也没什么可惜的,反而可以在未来的各种国际谈判中作为证据,来堵西方国家的嘴。

再说一次,上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还是要脸的,至少在台面上还是喜欢讲一些普世价值的。如果中国声称自己自愿放弃宽限条件,提前淘汰CFCs,甚至比某些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在一些国际谈判中的确是可以赢得不少道德优势的。

当然,吴哲夫想象不到后世西方会不要脸到什么程度。

自己抛出一个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想以此遏制发展中国家的进步。及至发现对方在风电、太阳能等领域做得风生水起,自己反而落在下风的时候,他们便立马改口,找了一帮学者声称气候变暖只是一个骗局。

尼玛,也忒不要脸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