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第155章 程大少安抚祖大寿 满将军半道遇伏兵

第155章 程大少安抚祖大寿 满将军半道遇伏兵(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可圣旨都下了,士兵状态再不好,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战了。

满桂也是没有办法,只好传令各处的勤王军队于十二月十六日出城,在永定门外集结誓师,准备带着这群互不隶属的乌合之众出城找黄台吉决战。

十四日,郑祖禹入庄向候世禄报告,收到兵部命令,要求队伍十六日巳时到永定门外集结,前往良乡找黄台吉决战,三鼓不到者,斩。

大少嘲笑:“这些文官老爷们就是瞎整,眼面前就有女真人的军营,守营者横竖不过万来人,集结所有勤王军队,把那军营围了,半天就能拿下来。

文人掌兵,怪事横生。放着眼面前的敌人不打,非要抽风,让军队跑到几十里以外去找抽。

人家是全骑兵,能打能跑,这些官老爷们是对大明的士兵有多大的仇恨?非要想方设法的让士兵们去送死。”

侯世禄忙打断:“小公子切莫乱说,朝中文官大老爷可都是饱读诗书的人,是有大才的,他们读的书比我们吃的饭还多。”

大少笑了:“他们读的那几本破书,以为看过两天兵书就是韩信,岳武穆了,简直搞笑。大明的军队就凭他们这样瞎搞,就算让韩信来了都得脱层皮。”

侯世禄无可奈何,只能问郑祖禹:“兵部文书拿来本将看看。”

郑祖禹递上文书,侯世禄看得仔细,命令中指名由郑祖禹统领,到永定门后受马世龙节制。并未提及对自己的安排。

候世禄知道,朝廷这是剥夺了自己的兵权,以后的军事行动都与自己无关了。

“唉,老了,不中用了,原以为这伤也好的差不多,马上又可以为朝廷效力,没想到会这样,也罢,等退了建奴,就回家养老。”

大少在旁安慰:“这有什么可忧虑的?反正也没什么功劳可拿,尽打败仗,必然受责,不去正好。”

侯世禄点头,告诫郑祖禹:“本将不在,将军临战之时,不要畏首畏尾,当奋勇杀敌,以报国恩。”

郑祖禹暗然,大少笑道:“将军见到满桂的时候,帮我对满桂将军问声好。

顺便提醒他一句,出征的时候在后背上多穿两层甲,他若问起,直接告诉他,我说的,至于听不听,那就是他的事了。

还有,将军出征,如果有可能,离关宁军远一点,估算战力的时候,更不能把他们算进去。”

郑祖禹告辞,才走出通道外,一名小孩追了出来:“郑将军请留步。”

……

关宁军营地,收到兵部命令的关宁军将领愤愤不平。

“大将军,他满桂有何资格统领我关宁军?”

祖大寿呵斥:“休要胡说八道,满桂将军统领全军,这是圣上的旨意,你我当尊旨意才是,休得无礼,擅议上意。”

“下官就是不服。”

祖大寿大怒:“不服也得忍着,这里是京城,不是辽西,由不得你等胡言乱语。”

祖大寿发怒,关宁军将士自然是不敢再有言语,但是,心中的各种愤愤不平,并没有消失。

十二月十六日,因为要带话给满桂,郑祖禹早早的便告别了侯世禄和程大少,带兵于辰时就赶到了永定门外。

当满桂听了程风的话语,脸顿时就黑了:“程大少是什么意思?背上多加两层甲?说俺满桂贪生怕死会逃跑吗?”

“满将军,俺感觉的程小公子说的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郑祖禹一听满桂的埋怨,自己也有些懵了,当时没把这话往深处想想,今日听满桂的埋怨,却实在理。

这话听起来好像就是嘲讽对方会逃跑的意思,要不然正常的将军谁会让人在背上多加两层甲。

满桂瞪眼:“那你说,不是嘲讽俺满桂贪生怕死要逃跑,还能有别的意思?你倒是解释解释,为何要在后背加两层甲?”

郑祖禹也不知道当如何解释才好,他也没搞懂,程小公子为什么会有这个提议。

但是他却想起了程小公子对自己的提醒,便小声解释:“下官也不知道程小公子为何会有这个提议。

但是下官出营时,程小公子还对下官提醒,让下官离关宁军远一点,就算离不开,在计算战力的时候,也别把他们算上。”

郑祖禹的解释,让满桂猛然想起了什么?不再言语,挥挥手:“本将知道了,你下去吧”。

郑祖禹行礼,转身正要离开,又想起一事,回转身来:“大将军。”

“还有何事?”

“下官在离开程小公子营地的时候,他身边的一名小厮追出营地,特意让下官再转告大将军,说是良乡,房山一带并无友军。

若半途遇见穿着明军服装的军队,千万要小心,十有八九是敌人假扮的。”

巳时,永定门外,兵马总理满桂,昌平总兵黑云龙,王威、尤岱、杨御蕃、孙祖寿,马世龙等全部到位。

三通鼓后,满桂摆上香案,开始祭天,

“”维崇祯二年岁次腊月十六日,明大将军满桂,谨以清酒庶羞之奠,致祭于皇天列宿、穹宇神只之前曰:

鸿蒙初辟,乾坤始奠,日月耀而四时明,天地交感而生万物。

茫茫宇宙,昭昭神鉴,阴阳燮理,燮和万邦。吾皇受天之命,君临四海,仁风被于九野,德泽遍于八荒。四海承平,本应刀兵永息;然蛮夷无知,屡犯天威。

辽地建奴者,化外之徒也。恃其荒僻之域,悖逆之性,妄自尊大,不识王化,起兵谋反。

扰我边疆,掠我财物,戕我黎民。老弱哀号于野,妇孺泣涕于室。田园荒芜,庐舍为墟,此诚吾国之奇耻,万民之深仇也。

今圣天子震怒,诏命某等统貔貅之士,整威武之师,出征万里,以靖边疆,以安黎庶。

吾等披坚执锐,誓效犬马之劳;枕戈待旦,愿展鹰鹯之略。然征途迢递,兵凶战危,烽烟弥漫兮山川黯,锋镝纵横兮日月昏。

伏惟上天垂怜,佑我王师。赐之以顺风,鼓帆樯而济沧海,助吾军之锐气,如雷霆之震击;壮吾军之胆魄,若虎豹之雄威。

使刀枪之下无坚敌,矢石之间少伤亡。攻必克,战必胜,擒元凶以献阙下,扫余孽以清边陲。

凯旋之日,再设牲醴之祭,以答天恩之浩荡;复建祠宇之盛,以报神庥之隆深。愿神灵鉴吾之诚,领吾之献,默相吾事,永庇吾邦。

尚飨!”

满桂诵完祭天檄文,

又献上三生三畜。

万军齐呼:“万胜,万胜,万胜。”

军士三呼完毕,满桂拔出天子剑,剑指苍穹:“众将士,听我号令,拔营起寨,出发。”

勤王队伍开始行动,昌平军黑云龙,麻登云为前锋,大同兵满桂部,马世龙部,杨国栋部为中军,陕西边军尤世威,王威、尤岱、杨御蕃、孙祖寿为后卫,关宁军为左右护卫,兵锋直指良乡。

当天,大军南行十里,安营扎寨。

良乡,黄台吉听斥候回报,明军离开京城,正往良乡而来,行军十里扎下营寨。

奴才鲍承先微微一笑:“大汗,明狗胆小如鼠。如此行军,到达良乡,岂不要五六日?”

多尔衮,多铎,土谢图,岳托,萨哈廉等哈哈大笑。

黄台吉微笑:“他们今日誓师出征也耽误了半日,半日行十里也可理解,明日便会快些。”

十二月十七日,勤王大军前行二十里,太阳还在老高,又开始是安营扎寨。

黄台吉得报,明军前行二十里安营,黄台吉有些受不了,问计鲍承先。

鲍承先一肚子的坏水,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见黄台吉问计,小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大汗,奴才有一计,明军胆小如鼠,行军缓慢,我军明日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黄台吉大喜:“就依先生之计,明日大胜,先生当得首功。”

十七日清晨,护卫队跑完早操后,开始清点马车,把双号车辆撤出阵地,套上三马,装上各种物资,赶出了营地。

见有战车移动,侯世禄找到大少询问原由,大少笑道:“在这里困了一个来月,感觉无聊的很,想到良乡去看看打仗。”

侯世禄大喜:“公子你想去参战?可否带我老侯一个?”

大少笑笑:“掺什么战呀,我一小孩也不喜欢打仗。是这些天肉吃的少,口中无味,只是想过去看看,能不能打些野味回来改善一下伙食。”

侯世禄大笑:“正好我老侯也喜欢打猎,与你同去。”

午饭过后,一切准备妥当,大少翻身上马,带着一千骑兵,一百一十辆马车,三百火头军,带着的吃喝用度,前往良乡,侯世禄带着四十亲兵,紧随大少左右。

老窝里就剩下一百四十辆马车,二百炮兵和一半医务人员守家。

只用了半天时间,队伍前行三十里,前面的侦查兵就已经发现了明军的踪迹,正在前方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太阳离地还有丈许,营地是乎已经建好。

大少真是哭笑不得,两天的时间行军三十五里,这是出来冬游了。行军的动作不快,这建营地的动作倒是挺快的。

大少也不好跑到明军前面去抢了明军风头,只能下令扎营,但是大少这里的扎营可就简单多了,一百多辆战车一围,一座错落有致的营地便轻松完成。

十八日,勤王军卯时做饭,辰时进食,巳时拔营,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呼啸着,又开始了一天艰难的行军。

队伍缓慢前行十余里,有斥候飞马而来:“报大将军,西南方向十里,发现一支队伍,举大明旗号,正往京师方向行走,不知道是何地勤王队伍。”

满桂闻报,心里默想了一下,不知是何地的勤王部队,下命斥候:“继续探来,问明是何地兵马。”

斥候得令,再次飞身上马,奔西南方向而去。见斥候远去,满桂有些心神不宁,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

队伍又行一里,满桂突然想起郑祖禹提醒的话,良乡,房山一带没有大明军队,那这支突然出现的部队是哪来的?

“传我军令,全军停止前进,就地结阵防御,再派几队斥候往西南方向侦察。”

满桂大感不妙,突然心神不宁,肯定有大事发生,如今之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早做防备的好,大不了今日就在此安营扎寨,不走了。

各部正行军中,突然得到命令,要求立刻停止行军,就地结阵防御。

各部军将莫名其妙,但是大将军军令以下,各部落得休息,开始按照命令组织防御阵形。

军中各部因为平时缺少训练,组织队列拖拖拉拉,长时间都还没有成型。

满桂肉眼已经看见了一支打着明军旗号的队伍,正朝自己这个方向而来,但是自己派往西南方向的斥候一支也没回来。

“传我命令,各部抓紧时间结阵,敌人来了。”满桂知道,这回肯定被那小家伙说中了,这突然出现的队伍,定然是敌人假冒的。

没想到军令传下去之后,很多人已经看见了那支队伍,正高高地举着大明的旗帜。

“原来是友军。”大部分的人都松了口气,结阵的速度不但没有加快,反而更慢了。

满桂大急,再次下令:“来的是敌军假冒的,不是友军,赶快结阵。”

西南方向,多尔衮,多铎,土谢图,岳托,萨哈廉穿着明军的战袄,大明的旗帜举得老高,怕远处的人看不到。,看看明军距离自己已经不到三里。

看着远处乱糟糟的明军队伍,多铎问多尔衮:“十四哥,不对呀,我们好像暴露了,明军似乎结阵?”

多尔衮立马细看,明军果然没有行军,正在结阵,大半队伍已经完成。

多尔衮大急,这一路过来,已经斩杀了明军好几队斥候,怎的还会走漏风声,引起了明军的怀疑。

“传令全军,扔掉大明旗帜,全军冲锋。”多尔衮大喝一声,取下长弓,猛夹马腹,战马吃痛,一声长长的嘶鸣,四蹄扬起直奔明军冲锋而去。

左右亲军护卫向天射出两支鸣笛响箭,啾的一声,响箭刺耳的尖叫响彻云霄,十里可闻。大战陡然发动,一万骑兵如潮水一般直扑明军。

明军这边,糟糟的忙活了好长的时间,还有几支队伍没有完成结阵。猛听得天空响起两声刺耳的尖叫。

抬头看去,却见远处的那支明军突然丢掉了手中的大明旗帜,正弯弓搭箭,奔着明军狂奔而来。

因为有人提醒防备,这一次明军可比原历史上要好的太多。

虽然还有一小部分队伍还在乱糟糟的不成队形,但大多数的部队都已经结阵完成。

这次明军步兵的防御系统基本已经拉开,远比在行军途中突然遭遇袭击,要强的多。

三里距离,骑兵冲锋,转瞬即到,建奴依照惯例,学着蒙古人的那一套,开始远远的放风筝,明军阵地上空,顿时箭雨如蝗。

好在明军防御已成,无数的盾牌把那明军阵地挡的严丝合缝如铁桶一般。火铳声响彻云霄,震撼人心。

一时间弓弦与铳声齐响,痛苦与嘶鸣合音。

那冲天而起的雕翎响箭冲破苍穹,向远处的建奴发出全面进攻的信号。

雕翎箭响,阿巴泰从南面杀出,济尔哈朗,豪格从东面杀出,明军三面受敌,陷入包围之中。

满桂见状,立刻下令:“火炮齐射!火铳手还击。”

随着一声声巨响,明军阵地上的火炮喷出炽热的火舌,炮弹如雨点般落入后金军队的人群中。

顿时,建奴军队被铁球冲出一条条血路,不少士兵和战马被飞驰而来的铁球砸得血肉横飞。

然而,建奴并未因此而退缩,他们凭借着野兽般的斗志和精湛的骑术,迅速分散开来,继续向明军逼近。

很快,双方短兵相接,一场惊心动魄的血战就此展开。

战场上,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耳欲聋。满桂身先士卒,冲入敌阵,他手中的大刀上下翻飞,犹如一道黑色的闪电,所到之处,建奴纷纷倒地,鲜血染红了铠甲。

双方士兵扭打在一起,在泥泞的土地上翻滚、厮杀,鲜血将大地染成了暗红色。

建奴骑兵们凭借着娴熟的骑射技巧,不断地向明军射箭。明军士兵们则用盾牌遮挡箭矢,同时奋力向前冲锋。

双方在马背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一时间,战场上箭如雨下,马嘶人喊,战斗很快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大少早上起来,该吃的吃,该喝的喝,等到水饱饭足,有侦察兵来报,明军已经拔营而去。

等到明军走远,大少才不慌不忙下命收拾好行装,队伍尾随着明军慢慢行走。

直到末时中,斥候回报,明军在前方遭遇建奴,双方正在前方五里处大战。

又行三里,前方喊杀之声震耳欲聋,厮杀的战场已经清晰可见,大少下令停止前进,找了处空旷的地方安营扎寨。

一百辆马车快速的围成一座方阵,把医疗车和炊事车围在了中间。

护卫们纷纷下马,给战马喂了黑豆,鸡蛋和糖水,各自开始检查随身的武器。

稍微休息一刻钟后,大少带着一千护卫,开始向战场靠近。

侯世禄领着亲卫紧紧跟随,他很想看看这个程大公子是如何指挥打仗的。

距离战场一里,有一大土堆子,约有十余丈方圆,两三丈高低,大少骑马登上土堆,举着望远镜一看,直接大呼一声:“我靠,好壮观的大场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