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双生魂记 > 人间何处不江湖

人间何处不江湖(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江湖是什么?

有人说,江湖是刀光剑影,是快意恩仇。

但对同福客栈的众人来说,江湖,就是每天清晨被郭芙蓉的“排山倒海”吵醒,听着白展堂边擦桌子边哼着小曲,看着佟湘玉拨弄算盘念叨着“额滴神啊”,闻着李大嘴厨房里飘出的时有时无的焦糊味。

这日,阳光正好。

“葵花点穴手!”

白展堂两根手指即将触到莫小贝后颈的瞬间,小姑娘一个灵巧的翻身,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串糖葫芦,糖稀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泽。

“嘿,老白,你这招过时啦!”莫小贝得意地晃着脑袋,“我嫂子新给我请的师父,专门教我怎么破解你的点穴手!”

白展堂收回手,讪讪地摸了摸鼻子:“小屁孩懂什么,我这是让着你。真用上内力,你这小身板早就……”

“早就咋地?”郭芙蓉从二楼栏杆处探出头,手里还拿着个鸡毛掸子,“欺负小孩算什么英雄好汉?有本事跟我过两招?”

白展堂立刻缩了缩脖子,溜到柜台边:“掌柜的,你看他们,合伙欺负我一个跑堂的……”

佟湘玉头也不抬,手指在算盘上噼啪作响:“展堂,去把后院那坛子二十年陈酿搬出来晒晒太阳。”

小郭,楼上的客房打扫完了没?莫小贝!你的《女诫》抄完了吗就在这儿晃悠?”

一连串的发问让众人顿时作鸟兽散。

吕秀才从一堆书简中抬起头,抿了抿嘴,喃喃自语:“子曾经曰过……诶?我刚才想曰什么来着?”

李大嘴端着盘炒鸡蛋从厨房出来,闻言嘿嘿一笑:“子曰:饿了就得吃饭,秀才,尝尝我新研究的‘黯然销魂蛋’!”

众人看着那盘颜色诡异的炒鸡蛋,不约而同地咽了咽口水——是吓的。

这就是同福客栈再平常不过的一个上午。

直到那个人的到来。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进客栈,灰尘在光柱中缓缓飞舞。

门帘被掀开,一个身影逆光站在门口。

“客官里边请!”白展堂习惯性地吆喝一声,随即愣在原地。

来人一身洗得褪色的青衫,腰间挂着一柄长剑,剑鞘上的漆已经斑驳脱落。

他约莫三十上下,面容普通,唯有一双眼睛,深邃得像是能把人吸进去。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手里拿着一支玉笛,通体碧绿,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一间上房,”男子的声音低沉沙哑,“再备些酒菜。”

他走过大堂时,目光在每个人脸上短暂停留,那眼神不像是看人,倒像是——在确认什么。

白展堂领着男子上了二楼,回来时脸色有些古怪。

“怎么了老白?”郭芙蓉凑过来,“见鬼了?”

白展堂摇摇头,压低声音:“那人进房前,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手指在门框上轻轻敲了三下,又停顿,再敲两下。像是……某种暗号。”

佟湘玉闻言也从柜台后走出来:“暗号?不会是黑道上的吧?”

“不像,”白展堂皱眉,“那手势很古怪,我行走江……”他猛地住口,偷瞄了一眼佟湘玉,改口道,“我听说书先生讲过,江湖上有一种失传已久的联络方式,叫‘叩门问路’,就是这么个敲法。”

吕秀才放下书简,若有所思:“《江湖异闻录》中确有记载,‘叩门问路’乃三十年前‘知音阁’独有的联络暗号。”

然知音阁早已烟消云散,其成员或死或隐,怎会重现江湖?”

“知音阁?”众人异口同声。

秀才清了清嗓子:“知音阁,乃当年以音律武功独步武林的宗门,阁中人人精通乐器,能以音驭气,杀人于无形。”

据说其阁主俞天青曾与‘琴魔’顾天涯在华山之巅斗艺,三日三夜不分胜负。”

李大嘴挠挠头:“这么厉害?那咋就没了呢?”

“据说是因为一场内乱,”秀才压低声音,“阁中两大高手为争夺阁主之位反目成仇,一人携半部《天籁秘谱》离去,知音阁自此分崩离析。”

众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二楼。

那个青衫男子,此刻正在房中,隐约有笛声传来,曲调古怪,不成章节。

晚饭时分,青衫男子下楼用餐。

他选了大堂最角落的位置,背靠着墙,面前摆着一壶酒,两碟小菜,却几乎没动筷子。

郭芙蓉奉命前去试探。

“客官,这菜不合胃口?要不让大嘴给您重做两个?”她堆起笑脸,顺势在男子对面坐下。

男子抬眼看了看她,目光如古井无波:“不必。”

“客官是外地人吧?来七侠镇是访友还是办事啊?”郭芙蓉继续搭话。

男子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寻人。”

“寻什么人?这七侠镇上上下下,没有我郭芙蓉不认识的!”

男子端起酒杯,却不饮,只是凝视着杯中荡漾的液体:“一个故人。很多年没见了。”

“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没准我真认识呢!”

男子摇摇头,不再言语。

郭芙蓉自讨没趣,正要起身,却瞥见男子放在桌上的那支玉笛。

笛尾刻着两个小字,她眯眼细看,是“清音”二字。

“这笛子真好看,”她伸手欲摸,“能借我看看吗?”

男子闪电般收回玉笛,动作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

“抱歉,此物不祥。”他淡淡道。

郭芙蓉悻悻回到众人身边,压低声音:“怪人一个!不过我看清他笛子上刻的字了,‘清音’。”

吕秀才猛地一拍大腿:“清音笛!《江湖异闻录》记载,知音阁有两大镇阁之宝,一为‘焦尾琴’,一为‘清音笛’!”

那笛子正是当年阁主俞天青的随身兵器!”

白展堂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那人真是知音阁的?他来同福客栈干什么?”

佟湘玉手中的帕子绞得紧紧的:“额滴神啊,不会是来找茬的吧?”

就在这时,门外又进来一人。

新来的是一位女子,身着素白衣裙,怀抱一把古琴,琴身焦黑,似是经过火烧。

她约莫二十七八年纪,眉目如画,却冷若冰霜。

进得门来,目光径直落向角落里的青衫男子。

四目相对,空气仿佛凝固了。

“你来了。”男子开口,声音依旧平静。

“我来了。”女子答道。

“你不该来。”

“我已经来了。”

白展堂在旁边听得直撇嘴:“这对话怎么这么耳熟?”

郭芙蓉捅了他一下:“别打岔!看戏!”

女子在男子对面坐下,将古琴轻轻放在桌上:“三十年期限已到,俞清音,你躲不了了。”

男子——俞清音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说不清的苦涩:“顾霜刃,我从没躲过。只是不明白,为何非要重提旧事。”

“知音阁不能就这么没了,”顾霜刃的手指轻抚琴弦,却不发出声音,“当年的恩怨,总要有个了断。”

佟湘玉终于忍不住,上前打圆场:“二位客官,有什么话好好说,何必剑拔弩张的?要不尝尝本店的招牌菜,红烧狮子头……”

“不必。”两人异口同声。

俞清音叹了口气:“既然如此,明日午时,镇外十里坡,一决高下。”

“正合我意。”顾霜刃抱起古琴,起身欲走。

“等等!”吕秀才突然插话,“二位可是知音阁俞、顾两位前辈的后人?”

两人同时转头看他,目光如电。

秀才吓得一缩脖子,但还是鼓起勇气道:“《江湖异闻录》记载,三十年前知音阁内乱,俞天青与顾天涯两位宗师因理念不合而分道扬镳,莫非二位就是要完成当年未尽的比试?”

俞清音微微颔首:“不错。三十年前,家父与顾师叔因《天籁秘谱》的归属问题相约比试,未分胜负便因故中断。”

如今二老均已仙逝,这未竟之约,自当由我们这一代来了结。”

顾霜刃冷声道:“胜者继承《天籁秘谱》全本,重振知音阁。败者……自废武功,永不涉足江湖。”

众人闻言皆惊。

这已不是普通的比试,而是关乎两个人生死荣辱的决战。

是夜,月明星稀。

同福客栈后院,俞清音独自一人站在月光下,玉笛在指间转动。

白展堂蹑手蹑脚地靠近,还是被发现了。

“白兄有事?”俞清音头也不回。

“嘿嘿,俞大侠好耳力,”白展堂讪笑着走上前,“那什么,我就是好奇,你们知音阁的武功,真能用音乐杀人?”

俞清音微微一笑:“音律本是抒发情怀之物,何以杀人?”

“可江湖上都这么说啊!”

“江湖传言,十有八九是夸大其词。”俞清音将玉笛举到唇边,轻轻吹出一个音符。

霎时间,院中一棵槐树的叶子无风自动,沙沙作响。

白展堂目瞪口呆。

“音律调动内息,内息引动天地之气,”俞清音放下玉笛,“所谓音律武功,不过是借音波为载体,传递内力罢了。”

若说杀人,刀剑可以,拳脚可以,音律自然也可以。但——”

他顿了顿,望向天际那轮明月:“知音阁创派的初衷,是以音会友,以乐怡情,非是争强斗狠。”

同一时间,二楼客房里,顾霜刃也正对郭芙蓉说着类似的话。

“世人皆道知音阁音律武功诡异莫测,却不知最高境界乃是‘无声之音’。”她轻抚琴弦,手指过处,琴弦振动却不发声。

郭芙蓉挠头:“无声之音?那不就是没声音吗?怎么打人?”

顾霜刃难得露出一丝笑意:“你听。”

郭芙蓉凝神细听,初时不觉有异,渐渐地,却感到周身气血随着某种无形的节奏微微震荡,时快时慢,说不出的难受。

“这、这是怎么回事?”

“音律的本质是振动,”顾霜刃停下手,“万物皆振动,人体也不例外。若能掌控这种振动,便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郭芙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次日一早,整个七侠镇都知道了两大高手要在十里坡决斗的消息。

镇上唯一的说书人李先生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编纂《双音会战十里坡》的新段子。

“只见那俞清音笛声一起,天地变色;顾霜刃琴音一响,鬼神皆惊!这一战,直杀得日月无光,山河动摇……”

听众中,莫小贝听得两眼放光:“太厉害啦!我要去看!”

佟湘玉一把揪住她的耳朵:“看你个头!乖乖在家抄《女诫》!”

“嫂子!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武林盛事啊!错过了要后悔一辈子的!”

白展堂也凑过来:“掌柜的,要不咱们去看看?万一出人命怎么办?”

吕秀才清了清嗓子:“依我看,此战关乎两大高手的生死荣辱,必是凶险异常。我等虽武功低微,但或许能……呃……见机行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