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一生走到老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厨房靠的就是本事

第三百三十五章 厨房靠的就是本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邢成义点点头,立刻动手准备。这一次,他格外仔细,刀划得深浅适中,盐撒得均匀,蒸制的时间也掐得分秒不差。浇热油的时候,他先把油烧得滚烫,然后快速浇在鱼身上,再撒上葱花,“滋啦”一声,葱花的翠绿和鱼的鲜香完美融合。老陈师傅看了,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次比昨天强多了,味道肯定差不了。”

上午的备料工作很快就完成了,鲍哥和张凌也来了,看到邢成义做的清蒸梭鱼,鲍哥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可以啊,成义,这味道已经有那股子唐山菜的鲜劲儿了!”张凌也附和道:“是啊,再练几次,就能上菜单了。”邢成义心里美滋滋的,更有干劲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邢成义跟着老陈师傅认真学习,鲍哥和张凌也时常给他指点,他的唐山菜手艺进步得很快。从清蒸梭鱼到煨肘子,从酱汁瓦块鱼到炸烹虾段,他一道道菜地练,手艺越来越熟练。后厨里,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时时请教的新人,偶尔也能独立炒几道简单的菜,得到刘厨的认可。

每天下班,他都会骑着那辆黑色的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街巷里。自行车的铃铛声清脆悦耳,载着他的希望和努力,朝着更好的生活前进。他会定期给家里打电话,告诉王红梅自己的进步,说自己已经攒了一些钱,等再稳定一段时间,就接她们娘俩来BJ。

那天晚上,邢成义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充满了憧憬。他知道,自己在BJ的扎根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他不怕。有家人的牵挂,有同事的帮助,有自己的手艺和坚持,他相信,总有一天,他能在这座城市里,给家人一个温暖的家,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那辆180块钱的黑色自行车,就像他踏实前行的伙伴,见证着他在唐山大酒店后厨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步努力。

后厨试锋芒:一席唐山菜定初心

傍晚下班时,刘厨叫住了邢成义:“成义,从明天起你值早班,早上五点半之前必须到岗。早班主要负责炒三个快手菜——青椒土豆丝、番茄炒蛋、榨菜肉丝,还有咱们店的招牌阳春面,这可是老客常点的,不能出岔子。”

邢成义心里一紧,早班意味着要起大早,更关键的是,阳春面看似简单,却最考验功底,他之前从没做过。“好的刘厨,我一定提前到,保证做好。”他连忙应下,心里却暗自盘算着,今晚必须把细节问清楚。

送鲍哥和张凌到宿舍楼下,邢成义拽住两人:“鲍哥、张凌,明天我要值早班做阳春面,你们俩可得教教我,这面的门道到底在哪?”鲍哥一拍大腿:“巧了,我之前值过半年早班,这阳春面我熟!”张凌也补充道:“这面的精髓在汤和面条,还有浇头的火候,我给你说说细节。”

三人坐在宿舍楼下的石凳上,鲍哥掏出烟,点燃一根说道:“咱们店的阳春面,面条得用细圆面,煮的时候水要足,大火烧开后用手比划着,“过凉水的时候别太久,不然面条会发柴,过个十秒就捞出来沥干,放在一旁备用。”

张凌推了推眼镜,接过话头:“汤是灵魂!用的是前一天熬好的骨汤,早上加热的时候要撇干净浮沫,不能有油星子,不然就不清爽了。调味要淡,只放少许盐、一点点生抽提鲜,再滴两滴香油,撒上葱花和香菜,记住,生抽不能多,不然汤会变色,就没那股清鲜劲儿了。”

邢成义听得格外认真,掏出手机把要点记下来:“那浇头呢?青椒土豆丝、番茄炒蛋这些,早上做是不是要注意火候?”“当然!”鲍哥弹了弹烟灰,“早班的菜都是快手菜,火要大,炒得要快。青椒土豆丝要脆,土豆丝切好后得用清水泡掉淀粉,炒的时候先爆香蒜末,再下土豆丝和青椒丝,盐要后放,不然土豆丝会软塌。”

张凌补充道:“番茄炒蛋要酸甜适中,番茄要炒出沙,鸡蛋要炒得蓬松。先把鸡蛋打散,加少许盐,大火滑炒至凝固就盛出来,再炒番茄,炒出汁后加适量糖和盐,最后把鸡蛋倒回去翻匀就行,别炒太久,不然鸡蛋会老。”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每个细节都讲得明明白白。邢成义反复琢磨着,又想起老陈师傅之前说过“做菜要用心,细节定成败”,心里渐渐有了底。“太谢谢你们了!”他站起身,“我今晚再在脑子里过几遍流程,明天肯定能做好。”

回到宿舍,其他室友都已经睡了,邢成义轻手轻脚地洗漱完,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闭上眼睛,一遍遍回想鲍哥和张凌说的步骤:骨汤要清、面条要筋、调味要淡、炒菜要快。他甚至在脑子里模拟起操作流程,从点燃灶台到煮面、调汤、炒菜,每个动作都想得仔仔细细。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悄悄爬起来,从行李箱里翻出自己带的小本子和笔,借着手机的微光,把阳春面和三个快手菜的做法逐条写下来,连“番茄炒出沙再放糖”“土豆丝泡十分钟去淀粉”这样的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写完后,他又通读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才放心地躺下。

第二天凌晨四点,天还黑着,窗外只有零星的路灯亮着。邢成义准时醒来,轻手轻脚地穿上衣服,叠好被子,拿起昨晚准备好的小本子,又看了一遍要点,才背上包出门。外面的风很冷,他裹紧棉袄,骑上那辆黑色自行车,朝着酒店的方向赶去。路上没什么人,只有自行车的铃铛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

五点二十分,邢成义准时出现在后厨。打开灯,后厨里一片空旷,他先打开通风扇,然后走到灶台前,检查了一下燃气和厨具,接着拿出骨汤,倒进锅里开始加热。他站在锅边,时不时用勺子撇去浮沫,动作仔细得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骨汤慢慢升温,散发出浓郁的香味。邢成义又拿出土豆、青椒、番茄和鸡蛋,开始准备食材。土豆丝切得均匀纤细,放进清水里浸泡,水面很快浮起一层淀粉;青椒切成细丝,和土豆丝分开放好;番茄去皮切块,鸡蛋打散备用。每一个步骤,他都严格按照师傅们教的来,不敢有半点马虎。

六点刚过,第一位客人就来了,点了一碗阳春面和一份青椒土豆丝。邢成义深吸一口气,先把水烧开,后舀出滚烫的骨汤,加少许盐和生抽,滴两滴香油,撒上葱花和香菜,一碗清鲜透亮的阳春面就做好了。

接着炒青椒土豆丝,大火烧热锅,倒入少许油,爆香蒜末,然后捞出土豆丝和青椒丝,快速翻炒。锅铲在他手里翻飞,食材在锅里发出“滋滋”的声响,香味很快就飘了出来。最后撒上盐,翻匀后立刻盛盘,土豆丝脆爽,青椒丝鲜香,颜色也十分鲜亮。

“师傅,您的面和菜好了!”服务员把餐品端给客人,没过多久,就传来客人的赞叹:“这阳春面真地道,汤鲜面筋,土豆丝也脆!”邢成义听到这话,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之前的紧张和不安瞬间烟消云散。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客人渐渐多了起来,订单不断传来。邢成义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煮面、调汤、炒菜,每个动作都越来越熟练。遇到不确定的地方,他就瞥一眼放在旁边的小本子,确保每个细节都不出错。老陈师傅七点到岗时,看到邢成义熟练地应对着早班的忙碌,满意地笑了:“成义,不错啊,第一次值早班就这么稳。”

邢成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笑着说:“多亏了陈师傅和鲍哥、张凌他们教我,不然我肯定忙不过来。”他拿起自己刚煮好的一碗阳春面,尝了一口,汤清味鲜,面条筋道,和师傅们做的几乎没差,心里满是成就感。

太阳渐渐升起,透过后厨的窗户洒进来,照亮了邢成义忙碌的身影。他知道,这只是早班的开始,未来还有无数个清晨需要他坚守,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凭着这股认真劲儿,凭着师傅们的指点,他一定能把早班的活儿干得漂漂亮亮,在唐山大酒店的后厨里,一步步站稳脚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