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一生走到老 > 第三百三十六章 考个厨师证1

第三百三十六章 考个厨师证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正忙着,服务员急匆匆跑进来:“邢师傅,3号桌客人要一碗阳春面,特别叮嘱要加辣,还说要够劲!”邢成义愣了一下,唐山阳春面素来以清鲜为主,加辣是少见的要求,但他立刻反应过来:“好,我马上做!”

他快速从调料柜里翻出辣椒油,心里盘算着:加辣不能破坏汤的清鲜,得控制量。煮面、调汤的步骤不变,最后在碗里先舀了一勺辣椒油,用滚烫的骨汤冲开,让辣味融入汤里,再放面条、撒葱花。端出去前,他特意多备了一小碟辣椒油,叮嘱服务员:“如果客人觉得不够辣,再给他添。”

没过几分钟,服务员又回来了,手里端着一盘青椒土豆丝:“邢师傅,这位客人说土豆丝有点淡,想让你再加工一下。”邢成义心里一紧,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确实盐味稍浅。他二话不说,把土豆丝倒进热锅里,大火快速翻炒,沿着锅边撒了少许盐,翻匀后立刻盛盘,还特意加了一小撮蒜末提香。

这次送出去后,服务员很快传来反馈:“客人说加辣的阳春面特别香,土豆丝也好吃,还夸你手艺好呢!”邢成义松了口气,擦了擦汗,心里多了几分底气——原来应对突发需求,只要用心调整,就能让客人满意。

老陈师傅在一旁看在眼里,笑着点头:“做菜不光要守规矩,还得会变通,你这反应挺机灵。”邢成义笑着应道:“还是陈师傅教得好,知道要多站在客人角度想。”

忙碌的早班渐渐接近尾声,邢成义看着空了大半的食材筐,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每一次应对挑战,都是一次成长,而这清晨的后厨,正是他打磨手艺、扎根立足的最好舞台。

早班结束后,刘厨特意叫住了邢成义,手里拿着一张菜品单,语气比平时温和了许多:“成义,这几天早班干得不错,客人反馈都很好,尤其是你应对临时需求的灵活劲,很对后厨的规矩。”他顿了顿,指着单子上的一道菜,“从明天开始,你除了早班的活儿,再独立负责一道唐山特色菜——酱汁瓦块鱼,这道菜是咱们店的中档招牌,做法你之前跟老陈师傅学过,好好把握。”

邢成义心里一阵激动,差点没忍住喊出声,连忙点头:“谢谢刘厨!我一定好好做,保证不砸了招牌!”刘厨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紧张,你的底子在,老陈也会盯着你,放手去干就行。”

送走刘厨,鲍哥和张凌凑了过来,拍着他的胳膊打趣:“可以啊成义,这才多久就独立上特色菜了,比我们当年快多了!”邢成义挠了挠头,笑着说:“还不是多亏了你们和陈师傅,不然我连阳春面都做不好。”

当天下午,邢成义特意提前来到后厨,找到老陈师傅请教酱汁瓦块鱼的细节。老陈师傅从食材处理开始,一步步重新演示:“这鱼得选新鲜的草鱼,切成菱形块,用料酒和少许盐腌十分钟去腥味,挂糊的时候要薄,不然炸出来会硬。”他指着调好的酱汁,“甜面酱和生抽的比例是2:1,再加点冰糖提鲜,水淀粉要勾得透亮,裹住鱼块却不粘盘,这才是关键。”

邢成义一边记一边动手实操,从切块、腌制到挂糊、油炸,每个步骤都反复练习。第一次炸鱼时,油温没控制好,鱼块表面有点焦,他立刻倒掉油,重新起火:“陈师傅,油温是不是要烧到六成热再下鱼?”老陈师傅点点头:“没错,用筷子插进去,周围冒小泡就是六成热,炸到金黄酥脆就捞,别等。”

调酱汁时,他严格按照比例下料,小火慢慢熬煮,并不停搅拌,直到酱汁变得浓稠发亮。把炸好的鱼块倒进锅里,快速翻匀,让每块鱼都裹上酱汁,出锅前撒上芝麻和葱花,一道色泽红亮、香味浓郁的酱汁瓦块鱼就做好了。老陈师傅尝了一口,满意地说:“不错,味道够正,明天上客没问题。”

第二天晚上,餐厅里渐渐坐满了客人,订单很快传到后厨,其中就有一份酱汁瓦块鱼。邢成义深吸一口气,按照老陈师傅教的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起来。切鱼、腌制、挂糊、油炸,动作越来越熟练,油温控制得恰到好处,鱼块炸得金黄酥脆,外焦里嫩。

调酱汁时,他特意多搅拌了几分钟,确保甜咸适中、浓稠度刚好。当裹满酱汁的鱼块盛盘上桌,没过多久,服务员就传来了客人的反馈:“邢师傅,3号桌客人说这道酱汁瓦块鱼太香了,还问是不是换了新师傅,味道比以前更地道!”

邢成义心里像揣了个小火炉,暖暖的。老陈师傅在一旁看着,笑着说:“怎么样,没问题吧?做菜就怕不用心,你这股认真劲,以后能上的菜还多着呢。”

接下来的几天,邢成义的酱汁瓦块鱼成了点单率颇高的菜品,刘厨每次巡店,看到这道菜被吃得干干净净,都会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邢成义知道,这只是他在唐山大酒店后厨的又一个开始,他手里的锅铲,不仅翻炒着唐山菜的鲜香,更翻炒着他对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的几天,邢成义的酱汁瓦块鱼成了点单率颇高的菜品,刘厨每次巡店,看到这道菜被吃得干干净净,都会对他投来赞许的目光。

这天中午,后厨忙完一波高峰,财务室的小张突然走进来,朝着邢成义喊道:“邢师傅,你过来一下,需要你办张银行卡,下个月发工资要用。”

邢成义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连忙擦了擦手上的油污,跟着小张走出后厨。“办什么银行的卡啊?”他连忙问,心里有些激动——这意味着他很快就能拿到在这里的第一份工资了。

“咱们公司统一走工商银行,你办张储蓄卡,把卡号报给我就行,记得带上身份证。”小张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附近工商银行的地址,“尽量这两天办好,别耽误了发工资。”

“好嘞,谢谢小张!我今天下班就去办!”邢成义紧紧攥着纸条,心里满是期待。他想起王红梅之前说的,等他发了工资,就先寄一部分回家。

下午下班,邢成义推上他的黑色自行车,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朝着纸条上的银行方向骑去。夕阳西下,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街道上的行人来来往往,他却觉得浑身是劲。

到了银行,他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很快就办好了银行卡。拿着崭新的卡片,他反复看了好几遍,心里像揣了颗定心丸。走出银行,他立刻给王红梅打了个电话,声音里满是喜悦:“红梅,我今天办了工资卡,下个月就能发工资了!到时候我先寄点钱回家,再攒着租房子,很快就能接你们过来了!”

电话那头,王红梅的声音也带着笑意:“太好了成义!你别太辛苦,我们在家都好,你自己注意身体。”“放心吧!”邢成义笑着说,“我现在干劲十足,等你们来了,我天天给你们做唐山菜吃!”

挂了电话,邢成义骑上自行车,迎着晚霞往宿舍赶。他知道,这张小小的银行卡,承载的不仅是他的工资,更是他对家人的承诺,是他在这座城市扎根的希望。而他手里的锅铲,会继续翻炒着鲜香的唐山菜,也翻炒着属于他的幸福未来。

后厨试锋芒:一纸证书映初心

收工后的后厨渐渐安静下来,抽油烟机的轰鸣声慢慢消散,只剩下水槽里哗哗的流水声。鲍哥正弯腰擦拭着灶台,指尖划过不锈钢台面,将最后一点油渍擦得干干净净。他直起身,捶了捶腰,目光落在正收拾厨具的邢成义身上,随口问道:“成义,你干厨师这行也有五六年了吧?厨师证该考了,以后想往大厨的位置上走,这证可是实打实的硬通货,没它可不行。”

邢成义手里的抹布顿了一下,指尖捏着的锅铲“当啷”一声碰到了灶台边缘。他抬起头,脸上掠过一丝窘迫,随即低下头继续擦拭:“之前刚入行的时候跟着师傅学手艺,后来家里事儿多,又忙着赚钱养家,一直没顾上考。”他的声音有些低沉,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戳了一下——这些年他凭着一手鲁菜手艺走南闯北,换工作时没少因为没有厨师证被人挑拣,就算现在在唐山大酒店站稳了脚,总觉得少了份真正的底气。

张凌正好端着一摞干净的盘子走过来,听到两人的对话,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补充道:“可不是嘛,成义。咱们酒店最近在评三星级,后厨所有师傅都得持证上岗,刘厨前两天还在会上问起这事,说没证的赶紧补,不然以后可能影响排班。”他把盘子整齐地放进消毒柜,语气里带着几分认真,“而且有了证,以后不管是涨工资还是换更好的工作,都更有筹码。”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邢成义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他停下手里的活,靠在灶台上,望着后厨墙上挂着的“食品安全规范”标语,心里渐渐有了主意。这些年他总觉得手艺过硬就行,可现实一次次告诉他,没有这张证书,就像战士上战场少了盾牌,始终不够踏实。“那鲍哥、张凌,你们考的时候都准备啥了?这证难不难考?”他急切地追问,眼里透着一股认真劲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