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一生走到老 > 第三百四十六章 飞哥和杨晶晶的过去

第三百四十六章 飞哥和杨晶晶的过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后厨夜话:那些藏在烟火里的过往

十月的晚风带着凉意,吹得后厨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忙完了一天的活儿,庄传鹏让杨晶晶从前厅搬来两张拼在一起的桌子,又让魏玉华抱来几箱啤酒,王霞则端上刚卤好的花生、毛豆,张可还把下午没卖完的油炸南瓜包装了一盘——这是后厨难得的清闲时刻,没有抽油烟机的轰鸣,没有客人催单的急声,只有昏黄的灯光映着一张张疲惫却放松的脸。

“大家都累了一天,别光顾着吃,咱们聊聊呗。”庄传鹏拧开一瓶啤酒,给身边的邢成义倒了半杯,“天天在一块儿干活,除了知道谁会蒸馒头、谁会煮火锅,连大家以前干过啥都不清楚。今天咱们敞开了说,说说各自的过去,也算互相多了解了解。”

这话一出,后厨里瞬间安静了几秒,随即响起一阵附和声。杨建军率先举手:“庄哥先带个头!您平时总管着店,我们都好奇,您以前是不是也干过大厨?”

庄传鹏笑了笑,喝了口啤酒,指尖在桌沿轻轻敲着,像是在回忆:“我啊,最早在老家县城开过小饭馆,二十来岁的年纪,啥也不懂,凭着一股愣劲就敢开店。那时候店里就我和我媳妇两个人,我掌勺,她收钱,每天天不亮就去菜市场进货,忙到后半夜才能关门。”他顿了顿,眼神里多了几分感慨,“有一年冬天特别冷,水管冻裂了,我凌晨三点去挑水,路上摔了一跤,桶碎了,水洒了一身,冻得我直打哆嗦。可想着早上还得给客人做早饭,还是爬起来去邻居家借水,硬撑着把店开了。”

“后来为啥关店来BJ了?”张可好奇地问,手里还攥着半个南瓜包。

“老家生意不好做,竞争太激烈,加上我儿子要去BJ读大学,我和我媳妇就想着来BJ闯闯,顺便能照顾他。”庄传鹏叹了口气,又笑了,“刚来BJ的时候也难,在餐馆里当打杂的,洗盘子、切菜啥都干,后来慢慢学会了管店,才到现在这个地步。说起来,咱们现在这个店,虽然不大,但大家在一起像家人,比我以前一个人扛着轻松多了。”

王霞听完,忍不住叹了口气:“庄哥您这经历,跟我年轻的时候有点像。我啊,十几岁就从老家出来打工,最早在南方的电子厂,每天坐在流水线上,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手指都磨出了茧子。后来电子厂效益不好,我就想着学门手艺,刚好有个远房亲戚在餐馆里做面点,我就跟着她学,揉面、包包子、做花卷,一开始总揉不好面,被师傅骂了好多次,晚上偷偷在宿舍练,手上的水泡破了又长,长了又破,慢慢才练出来。”

她拿起一颗花生,慢慢剥着壳:“后来结婚有了孩子,就跟着老公来BJ了,想着BJ机会多。前几年老公生病,家里开销大,我就更得好好干活。幸好遇到咱们店里这些人,成义帮我搬面粉,华仔帮我看蒸箱,张可这丫头还总给我带早饭,不然我一个人真扛不住。”说到这儿,王霞的声音有点哽咽,张可连忙递过一张纸巾:“霞姐,您别难过,以后咱们还一起干活,有啥困难咱们一起帮您。”

王霞擦了擦眼睛,笑着点头:“好,好,有你们在,我啥也不怕。”

“该成义说了!”魏玉华拍了拍邢成义的肩膀,“你这馒头做得这么好,以前肯定在大餐馆待过吧?”

邢成义喝了口啤酒,清了清嗓子,慢慢说起自己的过往:“我最早在老家的小餐馆当学徒,后来听说省城的‘金沙食府’招厨师,就想去学学真本事。那时候在金沙食府,跟着师傅学做燕鲍参翅,一开始连燕窝怎么泡发都不会,师傅教我,燕窝要先用温水泡四个小时,泡软了再挑里面的细毛,一根一根挑,不能弄坏燕窝的形状。有一次我没挑干净,被师傅骂了一顿,后来我就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慢慢挑,挑完了让师傅检查,直到挑得一点杂质都没有。”

他顿了顿,想起一件趣事,忍不住笑了:“还有一次学做海参,那天正好下暴雨,菜市场的海参送晚了,师傅让我先把泡发好的海参处理了。我不小心把海参掉在了地上,当时吓得不行,那海参可贵了,我一个月工资都买不起。师傅看到了,没骂我,只是让我把海参洗干净,说‘食材不能浪费,只要没坏,就能用’。后来师傅还教我,做海参要先焯水,再用高汤煨,这样海参才入味,那次的海参,最后客人吃了还夸好吃呢。”

“后来咋又去素味斋了?”杨晶晶好奇地问。

“金沙食府干了两年,我想着多学几种口味,刚好素味斋招素食厨师,我就去了。”邢成义接着说,“素食看着简单,其实特别讲究,比如做素鸡,要先用豆腐皮卷起来,蒸好再卤,卤的时候要加八角、桂皮、香叶,还要放冰糖和老抽,这样素鸡才会有嚼劲,还带着甜味。有一次我做的素鸡太咸了,客人退回来,我就自己吃了,琢磨着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才知道,卤的时候要少放盐,因为豆腐皮会吸盐。”

“再后来就去俏江南了?”庄传鹏问。

“对,俏江南的菜偏精致,我在那儿学做冷菜,比如夫妻肺片,要把牛肉、牛舌煮到刚好熟,不能太老,切的时候要薄厚均匀,调料要放花椒油、辣椒油、芝麻酱,还要加少许糖提鲜。”邢成义想起在俏江南的日子,眼里满是怀念,“那时候虽然累,但能学到东西,每天下班了,同事们会一起去吃路边摊,喝啤酒,聊聊天,日子也挺开心的。后来因为家里有事,就回老家待了一阵,再出来就来了咱们店。”

“没想到成义你经历这么丰富!”张可眼睛亮晶晶的,“难怪你做的馒头这么好吃,原来在这么多大餐馆待过。”

邢成义不好意思地笑了:“都是瞎琢磨,还是跟大家一起干活才开心。”

“该我了!该我了!”魏玉华迫不及待地举起手,脸上满是兴奋,“我以前在老城一锅干,主要做羊蝎子火锅。那时候店里的同事都爱开玩笑,有一次,我们打赌,看谁能一口气喝一大瓶可口可乐,输的人请吃饭。我那时候年轻,火气旺,就说我能喝,他们都不信,说我肯定喝到一半就撑得不行。”

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像是又回到了那个时候:“我当时就拿了一瓶两升的可口可乐,拧开盖子,对着嘴就喝,一开始他们还笑着起哄,后来见我喝得停不下来,都惊呆了。最后我一口气把整瓶可乐都喝光了,肚子撑得像个皮球,走路都得扶着墙,他们没办法,只好请我吃了顿烧烤,我还喝了两瓶啤酒,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可真傻。”

大家听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杨建军笑着说:“华仔你可真能喝!换成我,半瓶就撑得不行了。”

“那时候年轻嘛,啥都敢试。”魏玉华挠了挠头,又想起一件事,“还有一次,有个客人点了份特辣的羊蝎子,说要加双倍辣椒,我就放了好多干辣椒,结果客人吃了两口就辣得不行,找我要水喝,还说‘师傅,你这辣椒也太辣了,是不是想辣哭我啊’,我赶紧给客人拿了冰镇啤酒,还送了份拍黄瓜,客人最后还夸我实在。”

“张可,该你说了。”王霞拍了拍张可的手,温柔地说。

张可捏着衣角,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没什么特别的经历,就是高中没读完就不想上学了,在家待了一阵,我妈怕我学坏,就让我跟着霞姐出来打工。霞姐教我做馒头、包肉夹馍,一开始我总做不好,揉面揉得手酸,包肉夹馍总露馅,霞姐也不骂我,耐心教我,还说‘慢慢来,谁都有刚开始的时候’。”

她抬起头,眼里满是感激:“后来到了咱们店,大家都特别照顾我,成义哥教我做造型馒头,华哥帮我搬面粉,庄哥还总问我吃得习不习惯,我觉得特别开心。以前在家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没用,现在觉得,能跟大家一起干活,能做出客人喜欢的馒头,特别有成就感。”

“张可你太谦虚了!”杨晶晶笑着说,“你做的小兔子馒头,客人都特别喜欢,还有上次你帮我看前台,收账收得一点都没错,你可比你自己想的厉害多了。”

张可被说得脸颊通红,低下头小声说:“谢谢晶姐。”

“建军,该你了。”庄传鹏看向杨建军。

杨建军放下手里的啤酒瓶,摸了摸头:“我啊,最早在工地干活,后来觉得工地太累,就想学门手艺,刚好有个亲戚在餐馆里做切配,我就跟着他学切菜。一开始切菜总切到手,手上的创可贴换了一个又一个,后来慢慢熟练了,切菜又快又好。我在好几个餐馆待过,最后来了咱们店,觉得咱们店的人都特别好,庄哥不摆架子,成义、华仔都特别实在,跟大家一起干活,心里踏实。”

他顿了顿,又说:“我家里有个老母亲,身体不太好,我出来打工就是想多赚点钱,给母亲治病。以前在别的餐馆,老板总拖欠工资,来到咱们店,庄哥每个月都准时发工资,还总问我家里的情况,让我有困难就说,我真的特别感谢庄哥。”

庄传鹏拍了拍杨建军的肩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店里的人,不管谁有困难,大家都得帮一把。”

杨晶晶也说起了自己的过往:“我以前在超市当收银员,后来觉得超市的工作太枯燥,就想来餐馆工作,能跟更多人打交道。刚来咱们店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不知道怎么给客人点单,不知道怎么跟后厨沟通,庄哥耐心教我,成义还总提醒我哪个客人爱点什么菜,慢慢我才熟练起来。现在每天跟大家一起,虽然忙,但特别开心,尤其是看到客人吃得满意,我就觉得特别有意义。”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啤酒一瓶接一瓶地喝,花生、毛豆也吃了好几盘,张可带来的南瓜包也被抢光了。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后厨里的灯光却越来越暖,每个人的过往都藏着不易,却也都透着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

庄传鹏看着眼前的大家,心里满是感慨:“咱们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以前都有自己的故事,现在能聚在一块儿,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就是缘分。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有啥困难一起扛,有啥开心事一起分享,把店里的生意做好,也把咱们自己的日子过好。”

“好!”大家齐声应道,举起手里的啤酒瓶,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啤酒的泡沫溢出来,溅在桌子上,像是开出了一朵朵小小的花。

邢成义喝了口啤酒,看着身边的同事们,心里满是温暖。他想起自己在金沙食府挑燕窝的日子,想起在素味斋做素鸡的时光,想起在俏江南和同事们吃路边摊的夜晚,那些过往虽然辛苦,却也为他现在的生活打下了基础。而现在,有庄哥这样的领头人,有王霞、魏玉华、张可、杨建军、杨晶晶这样的好同事,他觉得,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魏玉华搂着张可的肩膀,笑着说:“以后咱们再聚餐,我还跟你们说我在老城一锅的趣事,还有好多没跟你们说呢!”张可笑着点头:“好啊,我还想听你说你怎么跟客人开玩笑的。”

王霞看着他们,笑着说:“我以后也教你们做我老家的面食,比如葱油饼,外酥里软,可好吃了。”

庄传鹏站起身,拍了拍手:“时间不早了,大家明天还得早起干活,今天就到这儿吧。以后咱们常聚聚,多聊聊,多了解了解。”

大家纷纷站起身,收拾桌子上的空酒瓶和盘子。邢成义和魏玉华一起搬桌子,张可和王霞一起洗碗,杨建军和杨晶晶一起打扫卫生,每个人都默契十足,像是已经这样做了很多年。

走出后厨的时候,夜风吹在脸上,带着几分凉意,却让人觉得格外清醒。邢成义和魏玉华一起往宿舍走,魏玉华笑着说:“今天跟大家聊了这么多,觉得心里敞亮多了,以前总觉得自己的过往没什么好说的,现在觉得,不管是苦还是甜,都是咱们自己的故事。”

邢成义点头赞同:“是啊,每个人的过往都值得被记住,正是因为有了那些经历,咱们才变成了现在的自己。以后咱们一起努力,把店里的生意做好,也把自己的日子过好。”

回到宿舍,邢成义掏出手机,给王红梅发了条消息,跟她说了今天大家一起聊过往的事。没过多久,王红梅就回复了:“你们店里的人都真好,以后你要好好跟大家相处,互相照顾。等你回来,我也跟你说说我这阵子的事。”

邢成义看着消息,心里满是暖意。他躺在床上,想起今天大家说的那些过往,想起庄哥在老家挑水的日子,想起王霞在电子厂流水线上的时光,想起魏玉华喝可乐打赌的趣事,想起张可跟着王霞出来打工的勇敢,这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他们现在的生活,让彼此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落在地上,像一片温柔的白霜。邢成义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他知道,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有这么多温暖的故事,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像店里的生意一样,越来越红火,越来越有奔头。而后厨里的这些故事,也会像烟火一样,在时光里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