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一生走到老 > 第三百四十六章 飞哥和杨晶晶的过去

第三百四十六章 飞哥和杨晶晶的过去(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宿舍夜谈:飞哥的烤鱼店与岁月故事

邢成义和魏玉华刚推开宿舍门,就见飞哥坐在靠窗的小马扎上,手里捏着半瓶没喝完的啤酒,指尖在瓶身上轻轻摩挲着。宿舍里的灯是暖黄色的,映得他脸上的胡茬都透着股柔和的暖意,其他几个没先走的同事——杨建军、小李、小王也围坐在床边,显然是在等他们回来。

“你们俩可算回来了,”飞哥抬头笑了笑,把啤酒瓶往桌上一放,瓶底与桌面碰撞发出轻响,“刚才在店里听大家说过往,我没好意思插嘴,现在回了宿舍,也跟你们唠唠我的事儿,就当睡前故事了。”

邢成义拉过一把椅子坐下,魏玉华也挨着他坐到床边,两人都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刚才在店里听了庄哥、王姐他们的故事,此刻心里还暖着,也想听听飞哥的过往。

飞哥拿起啤酒瓶,抿了一口,眼神飘向窗外的夜空,像是在回忆遥远的日子:“我跟晶晶啊,最早是在老家县城认识的,那时候她在超市当收银员,我在一家餐馆当帮厨,俩人处对象的时候,就总琢磨着以后自己做点小生意。”

他手指在桌上轻轻画着圈,像是在勾勒当年的模样:“后来攒了点钱,又跟亲戚借了点,就盘下了县城菜市场旁边的一个小门面,开了家烤鱼店。店面不大,也就二十来平米,摆了四张桌子,我掌勺烤,晶晶负责收钱、端菜,俩人从早忙到晚,累得倒头就睡,可心里踏实。”

“那时候烤鱼在咱们县城还不算多,我又特意去市里学了半个月,琢磨出了两种口味——麻辣和蒜香,尤其是蒜香的,把大蒜剁成泥,跟秘制酱料一起炒,再刷在鱼身上烤,香味能飘出两条街去。”飞哥说起烤鱼,眼睛亮了亮,像是又闻到了当年的香味,“刚开始生意不算好,头一个月每天就几桌客人,我跟晶晶都急得睡不着觉,后来想着搞点活动,凡来吃烤鱼的,送一碟拍黄瓜、一扎酸梅汤,没想到慢慢就有回头客了。”

杨建军忍不住插了句嘴:“飞哥,您那烤鱼肯定好吃,不然也不会有回头客啊!”

飞哥笑了笑,继续说:“还真不是我吹,有个老主顾,每周都来吃两回,每次都点蒜香烤鱼,还跟我说‘你家这鱼烤得嫩,酱料也够味,比市里的还好吃’。后来生意越来越火,四张桌子根本坐不下,我就把旁边的小门面也盘了下来,扩成了八张桌子,还雇了两个服务员,每天从下午五点忙到半夜十二点,有时候客人多,还得排队。”

“那时候挣钱是真快,”飞哥摸了摸下巴,语气里带着几分怀念,“每个月除去房租、食材成本,能剩不少,我跟晶晶就想着,再干两年,在县城买套楼房,把我爸妈也接过来住。那时候每天收工后,俩人坐在店里,数着当天的营业额,看着存折上的数字一点点涨,都觉得日子有奔头。”

邢成义想起自己跟王红梅攒钱买房的念头,忍不住问:“飞哥,那后来您买到楼房了吗?”

“买到了!”飞哥点头,脸上露出笑容,“第三年的时候,就在县城的中心小区买了套一百平米的房子,首付付了一半,剩下的贷款慢慢还。交房那天,我跟晶晶特意去看了,站在空房子里,想象着以后把墙刷成白色,买个大沙发,再给未来的孩子留个房间,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他顿了顿,拿起啤酒瓶又喝了一口,语气里多了几分复杂:“可没想到,好景不长。买房后没半年,县城里就接二连三开了好几家烤鱼店,有的搞低价竞争,有的装修比我们好,还有的搞什么‘烤鱼+火锅’的套餐,咱们家的生意就慢慢淡了。”

“一开始我还想着改进口味,又推出了香辣、豆豉两种新口味,晶晶也琢磨着搞会员制,可还是留不住客人。有一次,从下午五点到晚上八点,就来了两桌客人,还是老主顾,看着空荡荡的店面,我跟晶晶坐在那儿,心里凉飕飕的。”飞哥的声音低了些,“后来房租涨了,食材也贵了,每个月不仅不挣钱,还得往里贴钱,撑了半年,实在撑不下去了,就把店盘了出去,还了贷款,手里也没剩多少钱。”

魏玉华皱了皱眉:“那也太可惜了,飞哥您那烤鱼手艺这么好。”

“没办法,做生意就是这样,有赚有赔。”飞哥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释然,“盘店那天,我跟晶晶在店里坐了好久,看着墙上贴的客人留言,还有我跟她一起贴的壁纸,心里挺难受的。晶晶还哭了,说咱们的心血都没了,我就安慰她,没事,钱没了再挣,只要咱们俩在一起,以后还能再干别的。”

“后来为啥来BJ了?”邢成义问。

“县城里不好找工作,我以前干过餐饮,晶晶也熟悉前台的活儿,就想着来BJ闯闯,毕竟大城市机会多。”飞哥说,“来之前,把孩子送到了我爸妈那儿,孩子那时候才三岁,刚会说话,抱着我的腿不让走,说‘爸爸别去BJ,陪我玩’,我当时心里酸得不行,可还是硬着头皮走了——总不能在家待着,得挣钱养孩子,养这个家啊。”

他掏出手机,点开相册,给大家看孩子的照片:“你们看,这是我儿子,今年五岁了,长得像晶晶,眼睛特别大。上次视频,他还跟我说‘爸爸,我想吃你烤的鱼了’,我跟他说,等爸爸在BJ挣了钱,就回去给他烤,还带他去游乐园玩。”

大家凑过来看照片,照片里的小男孩穿着蓝色的小外套,手里拿着个玩具车,笑得特别开心。杨建军笑着说:“这孩子真可爱,跟飞哥您长得像。”

“像他妈,比我好看。”飞哥笑着收起手机,语气里满是父爱,“我爸妈年纪大了,带孩子也不容易,每次视频,我妈都说孩子听话,不用我担心,可我知道,她夜里要起来给孩子盖被子,白天还要送孩子去幼儿园,累得很。有时候我也想,要是烤鱼店没黄,现在我跟晶晶还在县城,每天能陪着孩子,多好。”

“不过现在也挺好,”飞哥话锋一转,脸上露出笑容,“来咱们店后,大家都挺照顾我,庄哥不摆架子,成义你还教我怎么蒸馒头,华仔你跟我聊烤鱼的技巧,晶晶在前厅也跟大家处得好。每个月发了工资,我都大部分寄回家,让我爸妈给孩子买好吃的、买玩具,看着孩子开心,我就觉得值。”

魏玉华拍了拍飞哥的肩膀:“飞哥,您别担心,以后咱们一起好好干,等店里生意再好点,您说不定还能在BJ开家烤鱼店,到时候把嫂子和孩子都接过来,一家团圆。”

“借你吉言!”飞哥笑着点头,“我也这么想,等再攒点钱,就跟晶晶商量商量,要是有机会,还想再开家烤鱼店,这次肯定好好琢磨,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意了。”

邢成义想起自己想接王红梅和女儿来BJ的念头,忍不住说:“飞哥,您的烤鱼手艺这么好,要是真开了店,我肯定去捧场,还帮您宣传。”

“好啊!到时候一定请你们吃烤鱼,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飞哥笑得更开心了,拿起啤酒瓶,对着大家举了举,“来,咱们干一口,不管以前怎么样,以后咱们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

大家纷纷拿起桌上的啤酒瓶,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啤酒的泡沫溢出来,溅在桌上,像是开出了小小的花。宿舍里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杨建军说起自己以前在工地的趣事,小李和小王聊起老家的新鲜事,飞哥也偶尔插几句话,笑声从宿舍里飘出去,在安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温暖。

聊到快十一点,大家才渐渐有了困意。飞哥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时间不早了,大家早点睡,明天还得早起干活呢。”

“好,飞哥您也早点睡。”大家纷纷应道,各自回到自己的床位。

邢成义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飞哥说的烤鱼店,想起飞哥对孩子的牵挂,想起飞哥脸上的释然和对未来的期待,心里觉得暖暖的。他掏出手机,给王红梅发了条消息:“红梅,今天听飞哥说了他以前开烤鱼店的事,挺不容易的,不过他现在挺有干劲,想以后再开家烤鱼店。我也会好好努力,早点接你和女儿来BJ,咱们一家人团圆。”

没过多久,王红梅就回复了消息:“我相信你,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了。女儿今天又学会了一首新儿歌,等你回来唱给你听。”

邢成义看着消息,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他想起飞哥手机里孩子的笑脸,想起自己女儿可爱的模样,心里充满了动力。他知道,不管以前经历过什么,只要心里有牵挂,有对未来的期待,就一定能把日子过好。

旁边床位的魏玉华翻了个身,小声说:“成义,你还没睡呢?”

“快睡了,华哥。”邢成义小声回应。

“飞哥的故事挺让人佩服的,”魏玉华说,“以前开烤鱼店那么成功,后来虽然失败了,可还这么有干劲,咱们也得向他学习。”

“是啊,”邢成义点头,“以后咱们一起好好干,帮飞哥圆了开烤鱼店的梦,也帮自己圆了接家人来BJ的梦。”

“好!”魏玉华应了一声,很快就传来了均匀的呼吸声。

邢成义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飞哥说起烤鱼店时的眼神,想起大家一起碰杯的场景,想起王红梅和女儿的笑脸。他知道,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困难,但只要身边有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心里的牵挂,就一定能一步步朝着目标前进。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落在地上,像一片温柔的白霜。宿舍里很安静,只有大家均匀的呼吸声。邢成义嘴角带着笑,慢慢进入了梦乡,梦里,他看到飞哥的烤鱼店开在了BJ的街头,生意红火,飞哥的妻子和孩子也来了,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他还看到自己和王红梅、女儿在BJ的家里,女儿正拿着他做的小米蔬菜馒头,笑得特别开心。

第二天一早,邢成义醒来的时候,宿舍里的人已经差不多都起了。飞哥正在收拾床铺,看到邢成义醒来,笑着说:“成义,醒啦?赶紧洗漱,一会儿该去店里了。”

“好,飞哥。”邢成义连忙起床,洗漱完毕,和大家一起往店里走。清晨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路上,飞哥还跟大家聊起了烤鱼的技巧,说以后要是有机会,教大家做烤鱼。

到了店里,庄哥和王姐已经在了,正在准备食材。飞哥放下包,就去帮忙切菜,动作麻利又熟练。邢成义看着飞哥忙碌的身影,心里觉得特别踏实。他知道,不管以前经历过什么,现在大家都在一起,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这样的日子,虽然忙碌,却充满了希望。

后厨里的抽油烟机嗡嗡作响,面粉的香味、蔬菜的清香、肉类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烟火气息。邢成义揉着面团,看着身边忙碌的同事们,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飞哥的烤鱼店故事,想起大家的过往,想起未来的期待,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就一定能把日子过好,把店里的生意做好,也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日子一天天过去,飞哥在店里越来越熟练,不仅会切菜,还跟着邢成义学做馒头,偶尔还会给大家露一手,做几道家常菜,味道特别好。大家也越来越喜欢飞哥,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商量。

偶尔在休息的午后,大家会围坐在一起,听飞哥聊以前开烤鱼店的趣事,聊他的孩子,飞哥也会听大家聊自己的过往,聊未来的打算。宿舍里的夜谈也成了常态,大家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像是一家人一样。

邢成义知道,这份情谊,这份对未来的期待,会像一盏灯,照亮大家前行的路,让大家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不再孤单,不再迷茫。而飞哥的烤鱼店故事,也会像一颗种子,在大家心里生根发芽,激励着大家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