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百谏成圣下,大明死谏官! > 第229章 老朱先发制人?准备挨骂吧!

第229章 老朱先发制人?准备挨骂吧!(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胡惟庸也是微微低眉,脑海中也是飞速思索。

朱元璋如果真知道了这事,那么今日朝会突然出现,那就不是意外了。

关键的是,这一刀如果砍了下来,他和徐达的思维也相似……多少官吏因此必须下台,甚至一家老小都要送命?

这群重臣尚且如此,刘伯温那边也是表情罕见的变化明显……

这就更别提,底下的小官们更惨了。

他们可没徐达、胡惟庸,乃至刘伯温等人那么厚的本钱,也没有那般的有足够的权势或许还能周旋一二,一旦追查,他们就是最先被碾碎的蝼蚁。

有人额头冷汗涔涔,顺着鬓角流下,却不敢抬手去擦;有人双腿发软,全靠官袍遮掩才勉强站立;还有人目光涣散,脑中已是一片空白,只反复回响着太子话语中“侵蚀国本”、“动摇社稷”等字眼,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被抄家问斩的下场。

整个大殿安静得能听见心跳声,噗通噗通的。

朱标每多说一句,就像在这些心跳上又加了一块石头。

完了,今天这关难过了,这就是目前所有人心里的统一念头。

而在朱标正说到关键处时——“……故而百姓投献,虽有钻营之私,然根由亦在赋役繁重,若朝廷能稍宽……”

“够了。”

一个平静的声音却骤然响起,像一把快刀,精准地切断了朱标的话。

整个大殿为之一静。

所有官员,包括正在陈述的朱标,都愕然望向龙椅。

朱元璋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说白了,老朱不想听后面的解决方案也好,对此事的分析也罢。

他只在乎一件事。

“标儿啊。”

老朱叫着这个太子的称呼,视线第一次转头看向朱标。

“你说了这许多,百姓如何无奈,官绅如何渔利,税基如何动摇……条条是道,证据确凿,咱听了都甚好。”

甚好?

朱标当时就眼睛一亮,难道此次父皇直接就听进去了?

错!

大错特错!

朱元璋不是听进去了,他在乎的是另一个事。

也是关乎他儿子,关乎他洪武大明的一个重要之点。

“可咱有个疑问。”

“这等藏在水面下的勾当,牵连之广,隐秘之深,你久居东宫,是如何……查得这般清楚的?”

朱标心头猛地一跳,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自己父皇这是何意?

老朱也没给他解释的机会,继续用那没有波澜的语调说:“你方才所言,数据之详实,案例之具体,绝非你带着几个东宫属官,在京城里‘格物’几天就能得来的。这背后,怕是有人帮你查,有人给你递消息吧?”

这话一出,底下不少官员的脸色从惨白变成了死灰!

皇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太子只是个传话的,背后另有高人!

这是要揪出那个捅破天的人?还是……要顺藤摸瓜,清理更深的东西?

不过能影响太子的人,百官视线极为默契的转头到叶言本体身上……但马上皆是小心的摇摇头,应该不是叶言,而是……

哗!

所有人看向了李魁!

朱标所论的格物学说,他们这帮人都有各自的情报渠道,李魁在大本堂教导皇子、王爷这学问,这并非是秘密。

那么——

“李魁。”

来了!

叶言内心只觉得有趣,马上操控分身李魁出列。

“臣在。”

朱元璋看着他,眼神深邃难测:“太子方才所言‘投献’之弊,其根源在于徭役苛重、吏治不清,逼得百姓不得不以此下策求生?”

“太子也说,此论多得格物致知之法的启发,力求探究事物之本源……但朕清楚,最近提起这格物学的也就是你,朕便问你,对此番剖析,你有何看法?太子所言,是否为你‘格物’所格出的‘真’!?”

唰!

所有目光彻底瞬间聚焦在李魁身上!

这一刻,叶言彻底明白了朱元璋的毒辣!

他不仅要把投献问题摆上台面,更要逼李魁这个格物学的代表人物当场表态!

如果李魁承认,那就坐实了乃皇帝政令逼民的指控,朱元璋便可借机发挥,或严惩,或利用。

如果李魁否认或回避,那他之前倡导的格物求真便成了笑话,声望将大打折扣。

这是一道送命题,也是老朱要看看,这格物学的锋芒,到底敢不敢指向他这位制定规则的皇帝!

但是。

叶言要的就是这一刻,他早就知道朱标做不成劝谏老朱的事,况且此事嘛……没完。

“回陛下!”

分身当场就昂首挺胸,就一句话。

“太子殿下所言投献之弊,其现象、其根源,与臣依‘格物’之法推演辨析之结果,大抵相符!”

“臣以为,殿下所格出的,正是此弊背后血淋淋之‘真’!此真,关乎万千黎民生存之艰,关乎朝廷赋役之源,臣不敢不言!”

叶言当时还要操控分身开口,可老朱再度猛地打断下来。

“好!好一个不敢不言!”

他当场站起来了!

“好你个李魁!果然还是这般硬骨头!那你再告诉朕,既然格出了这‘政令逼民’的‘真’,依你之见,朕当如何?是下罪己诏,承认是朕的苛政逼反了朕的子民?”

“还是如你所愿,立刻改弦更张,将这徭役赋税之制,推倒重来?!”

朱元璋先图穷匕见了?

对!

老朱学聪明了,他猜到与其愤怒的发表自己就此事的言论,等待他的...他都能猜到是被叶言分身大骂的局面。

不如先发制人,直接质问对方,如果此弊依旧是他这皇帝的政令问题,难道你就真要这般说实话,你要指责皇帝?

嗯,正常官场的话,皇帝先发制人还真有用,明摆着皇帝要对你发怒了,你为了活命不得改口好好说?

但在叶言这里有屁用啊,我该骂你,我必骂你,朱元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