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烽火锻山河 > 第254章 应对日军物资封锁升级

第254章 应对日军物资封锁升级(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初夏的太行山区,绿意盎然,但根据地的空气中却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息。日军近期加强了对根据地的封锁,在各个交通要道设置了关卡,严禁硫磺、硝酸、钢材等军工生产物资流入根据地。独立团军工车间的化工原料库存日渐减少,火药生产已经面临断供的危机。

车间的火药生产区内,陈婉儿正看着桌上的原料库存清单,眉头紧锁。清单上显示,硫磺只剩下不到10公斤,硝酸更是已经告急,最多只能维持三天的火药生产。“没有硫磺和硝酸,就造不出火药,烟雾弹、手榴弹、榴弹都没法生产,前线的战士们就少了重要的火力支援。”陈婉儿心急如焚,她知道,原料断供意味着军工生产将陷入停滞,这对前线的抗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李铮也收到了后勤部门的报告,他立刻召集吴天浩、陈婉儿、王大山等人召开紧急会议。“日军的封锁越来越严,咱们的化工原料进不来,库存已经见底了,必须想办法解决,否则车间的生产就要停摆了。”李铮的语气沉重。

吴天浩推了推眼镜,说道:“硫磺和硝酸是火药生产的核心原料,缺一不可。硫磺之前咱们主要靠从药铺收购和缴获,硝酸则是用硝石和硫酸反应制作的,但现在硝石和硫酸也很难运进来了。要解决问题,只能靠土法提取和制作。”

“土法提取硫磺?土法制作硝酸?”陈婉儿眼睛一亮,“我在大学时学过相关的理论,硫磺可以从硫磺矿中提炼,硝酸可以用硝石和土法制作的硫酸反应得到。只是咱们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也不知道根据地附近有没有硫磺矿。”

“有理论就好!实践可以慢慢摸索。”李铮立刻说道,“陈婉儿,你负责牵头,组建专门的攻关小组,一方面寻找硫磺矿,另一方面研究土法提取硫磺和制作硝酸的技术;吴博士,你负责提供技术指导;王大山,你负责准备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后勤部门全力配合,提供人力和物资支持。咱们必须在原料耗尽前,攻克这两个技术难题!”

会议结束后,攻关小组立刻成立,陈婉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两名化学专业的学员和三名熟练技工。他们首先开始了硫磺矿的寻找工作。根据吴天浩提供的地质资料,太行山区属于褶皱断裂带,有可能存在硫磺矿。陈婉儿带领小组成员,背着地质锤、罗盘、放大镜等工具,深入太行山区,开始了艰苦的勘探。

山区里荆棘丛生,道路崎岖,他们每天要走几十里山路,饿了就吃干粮,渴了就喝山泉水,晚上就住在山洞里。勘探工作进行了整整一个星期,他们走遍了周边的大小山峰,采集了上百份矿石样本,但都没有发现硫磺矿的踪迹。

“难道咱们根据地附近真的没有硫磺矿?”一名学员有些泄气地说。

陈婉儿也有些失落,但她很快调整好心态:“大家别灰心,硫磺矿通常出现在火山岩或沉积岩地区,咱们再往深山里走走,一定能找到。”

又过了三天,他们来到了一处名叫“黑风口”的山谷。这里的岩石颜色发黑,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大家闻,这里有硫磺味!”陈婉儿兴奋地说。她立刻拿起地质锤,敲下一块岩石样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岩石中夹杂着淡黄色的晶体。“这可能就是硫磺矿!”

她将样本带回车间,吴天浩进行了化验,确认这确实是硫磺矿,而且品位不低。“太好了!找到硫磺矿,就成功了一半!”李铮听到消息后,十分高兴。

接下来是土法提取硫磺。陈婉儿和攻关小组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了简易的提炼炉。他们用钢板焊接了一个圆柱形的炉子,高2米,直径1米,炉子的底部设置了进料口和燃烧室,顶部设置了出料口和冷凝管。提炼的原理是:将硫磺矿粉碎后放入炉中,加热至硫磺的熔点(115c)以上,使硫磺融化成液体,再继续加热至沸点(444.6c),使硫磺变成蒸汽,通过冷凝管冷却后,硫磺蒸汽会凝结成固体,从而得到纯净的硫磺。

提炼炉搭建完成后,第一次试验开始了。他们将粉碎后的硫磺矿放入炉中,点燃燃烧室的焦炭,开始加热。然而,由于炉子的密封性不好,硫磺蒸汽泄漏严重,冷凝管的冷却效果也不佳,最终只得到了少量不纯的硫磺,纯度还不到50%。

“密封性和冷却效果是关键问题。”陈婉儿说道。他们立刻对提炼炉进行改进,用黏土和石棉混合制成密封垫,加强炉子的密封性;同时,增加冷凝管的长度,并用冷水循环冷却,提升冷却效果。

第二次试验,硫磺蒸汽的泄漏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冷凝后的硫磺中依然夹杂着不少杂质,纯度只有60%。“杂质太多,无法用于火药生产,必须进一步提纯。”吴天浩说道。

陈婉儿思考后,决定采用“二次蒸馏”的方法。他们在冷凝管的末端增加了一个小型的蒸馏罐,将第一次提炼出的硫磺再次加热蒸馏,去除杂质。经过改进,第三次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提炼出的硫磺纯度达到了80%,完全符合火药生产的要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