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君夺臣妻之朕偏要她 > 第173章 册封太子

第173章 册封太子(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紫禁城的秋日,天高云阔,金瓦红墙在澄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太和殿前,卤簿仪仗森然陈列,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肃立于御道两侧,鸦雀无声,一种无形却磅礴的压力笼罩着整个广场。

今日,并非寻常大朝,而是即将举行关乎国本、定鼎江山未来的册封大典。

坤宁宫内,舒云早已起身,在宫女的服侍下,穿上最为隆重的明黄色皇后朝服,头戴缀满东珠宝石的朝冠。

镜中的她,容颜依旧清丽,眉宇间却沉淀着历经风雨后的沉静与威仪。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并非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巨大喜悦、欣慰与一丝隐忧的激动。

玄烨悄然走入,自身后拥住她,看着镜中并肩的身影,低沉的嗓音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云儿,今日之后,祚儿肩上的担子便不同了。”

舒云反手握住他宽厚的手掌,轻轻“嗯”了一声,千言万语都哽在喉间。她想起祚儿幼时在乾清宫语惊四座,想起他日夜苦读的身影,想起他面对父皇考问时沉稳对答的模样,更想起他纯孝仁厚的本性……她的祚儿,终于要走到这一步了。

玄烨感受到她的心潮起伏,将她转过身,捧起她的脸,目光深邃而坚定:“他是我们的儿子,是大清最适合的继承人。朕相信他,你也该相信他。”

舒云望着他眼中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期许,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泪光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骄傲与坚定。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

太和殿内,香烟雾气缭绕,玄烨高坐于九龙金漆宝座之上,冕旒垂旒,威临天下。舒云坐于其侧稍后的凤座,母仪天下。

殿外丹陛之上,年仅十余岁却已显露出卓然气度的胤祚,身着太子吉服,头戴金冠,身姿挺拔如松柏。他面容沉静,眼神清澈而坚定,在礼官的引导下,一步步踏上汉白玉石阶,步履沉稳,走向那象征着帝国权力巅峰的殿堂。

殿内百官屏息,目光齐聚于这位年少储君身上。李光地、马齐等老臣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慰与期待;一些勋贵宗亲神色复杂,暗自衡量;亦有人垂眸敛目,不知心中作何想法。

宣制官高声朗读册文,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咨尔皇十五子胤祚,日表英奇,天资粹美。敦敏好学,孝友性成。秉睿哲之资,蕴经纶之略。深肖朕躬,克承宗祧……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尔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册文铿锵,字字千钧。当那象征着储君地位的太子册宝被郑重地交到胤祚手中时,他稳稳接过,随即跪下,向宝座上的父皇母后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越朗润:“儿臣胤祚,叩谢皇阿玛、皇额娘天恩!儿臣必当恪尽职守,勤勉修德,不负皇阿玛、皇额娘重托,不负祖宗江山社稷!”

玄烨看着阶下出色的儿子,胸中豪情激荡,他缓缓起身,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与父亲的期许:“自今日起,尔为皇太子,当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亲贤臣,远小人,虚怀纳谏,刻苦自励。望尔毋负朕望,毋负天下臣民之望!”

“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胤祚再次叩首,姿态恭谨,气度天成。

舒云端坐凤座,看着儿子受册,听着他清朗坚定的声音,心中那块悬了多年的巨石,终于稳稳落下,化作无边无际的欣慰与自豪。

她的祚儿,她的儿子,终于名正言顺地成为了这万里江山的继承人!她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只有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她内心的澎湃。

册封礼成,百官朝贺,山呼“万岁”之声震彻云霄。

礼毕,帝后起驾回宫。玄烨携着舒云的手,并肩走在长长的宫道上,阳光将他们相依的身影拉得很长。

“云儿,我们的祚儿,是太子了。”玄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与如释重负。

“是啊,皇上。”舒云依偎着他,望着远处东宫的方向,语气轻柔却充满力量,“臣妾相信,祚儿定能成为一代明君,不负皇上今日之托。”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祚儿将站在风口浪尖,承受更多的审视、期待,甚至明枪暗箭。但她更相信,在玄烨的悉心教导下,在自身的努力下,他们的儿子有能力、也有魄力去面对这一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