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 第342章 壶关落日

第342章 壶关落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撤退?”众将面露惊愕。

“不错。”张合的语气变得异常坚定,“趁吕布主力尚在晋阳休整,其注意力或许被壶关降事牵扯,尚未对祁县形成紧密合围之前,主动放弃祁县,全军东撤!经井陉险道,退入冀州常山国境内,与驻守当地的友军汇合,依托山河之险,重新构筑防线,确保冀州西线门户不失!”

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意味着他张合亲口承认了在并州战事的彻底失败,放弃了苦心经营的防线和城池。但这更是一个理智且负责任的决定。留下,是毫无意义的牺牲,徒增伤亡;撤退,却能保存下这支历经战火、极为宝贵的野战力量,为未来可能出现的转机留下珍贵的火种。

“可是将军……未经主公明令,擅自放弃城池,这……邺城若怪罪下来……”副将满脸忧色。

“顾不得那么多了!”张合断然挥手,展现出一员良将在关键时刻的魄力与担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乃存亡续绝之秋,若拘泥于程式,必错失生机!一切罪责,由我张合一力承担!”

他不再犹豫,迅速下达指令:“传令全军,立刻准备,轻装简从!只携带十日口粮和必备军械,其余带不走的粮草辎重,库藏物资,尽数焚毁,绝不能资敌!行动务求隐秘,今夜便开始准备,明夜子时,趁夜色深沉,分批有序撤离!各营需约束部众,保持静肃!”

“诺!”众将见主将决心已定,也知这是目前唯一的生路,纷纷领命,匆匆离去部署。

张合的撤退计划执行得果断而高效。他充分利用了吕布军可能认为他会固守待援的心理定势,以及夏日夜晚的天然掩护,将部队化整为零,沿着事先反复勘察确认的小路,悄无声息地撤出祁县,向着井陉方向疾行。为了最大限度地迷惑敌军,争取时间,他还在城中精心布置了疑兵之计,留下少量士卒虚设旗帜,按时点燃炊烟,制造出大军仍在、一切如常的假象。

两日后,当吕布在晋阳详细听取关于接收壶关、安置高干及降卒的汇报,并开始筹划上党郡的防务安排与后续对张合部的策略时,徐晃派出的快马带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

“主公!祁县方向情况有异!我军斥候连日观察,发现城内炊烟锐减,夜间灯火也远不如前,巡逻队影踪稀疏,疑是张合已弃城而走!”

吕布闻言,初始一怔,随即快步走到巨大的并州地图前,目光锁定祁县,手指随即沿着通往井陉的路线移动,脸上露出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

“张儁乂……果然不愧为河北名将。”他低声叹道,语气中竟带着几分不加掩饰的欣赏。“审时度势,知进知退。不逞一时之血气,不陷士卒于绝地。壮士断腕,保存实力。此将,确为袁本初麾下之柱石。”

陈宫在一旁询问道:“主公,是否立刻派兵追击?或可趁其渡险之时,半途击之。”

吕布沉吟片刻,缓缓摇头:“张合用兵谨慎,既敢撤退,必经周密筹划,沿途必有精兵断后,险要处亦设伏兵。我军若贸然追击,路途不熟,恐反中其计,徒增伤亡。况且,”他话锋一转,“我军历经连番大战,人困马乏,亟需休整;并州新定,百废待兴,诸多郡县需安抚,政令需推行,此时实不宜劳师远袭,深入冀州境内。”

他略一思忖,果断下令:“传令徐晃,谨慎进入祁县,接管城防,清点遗留物资,妥善安抚城中百姓,恢复秩序。我军东部防线,暂时推进至原张合营垒一线即可。眼下,不必与河北方面过度接壤,引发新的冲突。”

张合的果断撤退,虽然让吕布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祁县,彻底掌控了太原郡全境,兵锋直指冀州,但也让他失去了趁机重创乃至歼灭这支河北精锐的最后机会。张合如同一尾滑不留手的游鱼,在看似绝境的包围圈中,硬生生为自己和麾下万余将士,撕开了一条通往生路的缝隙。

随着壶关的陷落和祁县的易主,这场持续近半载、波澜壮阔的并州争夺战,终于以吕布的全面胜利而落下帷幕。他不仅稳固了最初的据点晋阳,更将整个并州的核心腹地——太原、上党两郡牢牢握于手中,真正拥有了一个进可窥伺中原、退可固守山河的坚实基业。

消息如同飓风般传开,天下为之侧目。

曹操在许都接到细作密报,默然良久,最终对左右叹道:“并州竟终为吕布所得……河北西面屏障已失,袁本初此后,恐难高枕无忧矣。”

袁绍在邺城得知张合竟能全军而退,虽痛心并州尽失,颜面大损,却也不得不暗自庆幸保全了张合这支宝贵的骨干力量。他凝视着眼前那幅已然空白的并州地域图,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了来自西面的、实实在在的、巨大的威胁与压迫感。

而在晋阳城中,吕布在欢庆之余,已将深邃的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也更加复杂的中原大地,以及南方那富庶的荆襄与潜力无限的江东。

并州的棋局已然落定,但一个更加恢弘、也更加残酷的天下棋局,才刚刚展露出它冰山的一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