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 > 第237章 "名单"上的更多人

第237章 "名单"上的更多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科尔团队为她量身定制了方案。一家注册在瑞士、与“远航”有隐秘关联的“精密材料咨询公司”,向林澜影发出了高薪聘请她为“欧洲技术顾问”的邀请。同时,“远航”利用其商业网络,在欧洲策划了几起看似与林澜影研究方向相关的“技术并购案”,为她频繁的“商务考察”提供了完美理由。

在一次前往巴黎进行“项目评估”的行程中,林澜影按照计划“失踪”了。她入住了“远航”安排的安全屋,随后通过陆路辗转南下,利用伪造的法国商人身份,从某个管理相对松懈的南欧港口,登上了前往北非的货轮,再转道回国。整个过程,如同一次精心策划的商业间谍逃亡,反而让调查者一开始误判了方向。

内心独白:离开贝尔实验室那个金色的笼子,虽然前路未知,但至少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是为了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叶度政:借“自然”之力】

叶度政教授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地观测数据。利用这一点,“远航基金”旗下子公司资助了一项“北大西洋气候系统协同观测”的国际合作项目,叶度政是美方核心成员。项目需要在格陵兰岛设立临时观测站并进行为期数月的野外工作。

广袤寒冷的格陵兰岛,成为了绝佳的“蒸发”地点。在一次预定好的野外勘察中,叶度政和他的“国际队友”(实为接应人员)乘坐的小型考察船“意外”偏离航线,进入了丹麦控制相对薄弱的东部海域。在那里,一艘悬挂友好国家旗帜的渔业调查船“恰好”经过,提供了“援助”。叶度政就此登上了回国的船只。美方最初以为是一场不幸的科研事故,直到数月后,北京某气象研究机构出现了一位新的顶尖专家,真相才浮出水面。

内心活动:与天地打交道久了,反倒觉得人心没那么复杂。这次“迷路”,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次导航。

【时长旭:工业链条的“断裂”】

时长旭工程师在通用电气负责新型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的研发,处于高度敏感和严密保护的核心圈。直接接触或常规离境几乎不可能。

方案更为曲折。“远航”动用其在欧洲工业界的关系,制造了一个机会:一家西德的精密铸造厂,声称攻克了某种高温合金冶炼的关键技术瓶颈,急需顶尖专家指导工业化应用。通过复杂的商业操作和第三方中介,时长旭被通用电气“外派”到德国进行“短期技术支援”。

在德国,脱离了美国本土的严密监控网络后,“远航”的欧洲“幽灵”迅速接手。一次精心策划的“交通事故”,让时长旭“受伤入院”,需要“静养并接受后续治疗”。他所在的医院被巧妙控制,随后他便在病床上“消失”,通过“远航”安排的医疗转运渠道,经东欧迂回,最终安全抵达国内。

内心感慨:以前只为美国的战机提供更强韧的“羽毛”,如今,终于能为自己的祖国铸造坚实的“盾与剑”。

四位科学家,四种不同的领域,四条精心设计的归途。“远航”的“归巢”网络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扩展,形成了一套高效、隐蔽且具备高度适应性的模式。白板上的名字被一个个打上勾,标志着又一批关键“业务链”上的“大脑”和“种子”被成功输送回国。

陈晓看着最新的成功报告,内心并无太多波澜,只有一种沉甸甸的满足感。

内心暗忖:从“偷人”到“批量运人”,我们这效率快赶上流水线生产了。就是不知道cIA那边的KpI考核,有没有因为人才流失率上升而受到影响?

高效模式已然形成,但如此频繁的动作,真的能一直瞒天过海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