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盛唐边塞一武夫 > 第183章 安禄山已然桀骜不驯,燧发枪胸甲初露于世!

第183章 安禄山已然桀骜不驯,燧发枪胸甲初露于世!(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天宝,范阳。

寒意已如锋利的刀刃,刮过河北道的原野。

范阳城,这座帝国东北的雄藩巨镇,在灰蒙蒙的天色下,如同一头匍匐的巨兽。

城头林立的旌旗在冷风中猎猎作响,透着森然的兵戈之气。

节度使府邸深处,却是一派与外间凛冽截然相反的燥热。

地龙将巨大的厅堂烘得暖意醺人,空气里弥漫着烤炙肉食的香味。

厅堂极尽奢华,擎天的楠木柱皆涂以朱漆,其上以金箔嵌出繁复的狻猊,蟠螭纹样,烛台是成群的西域风格金器。

粗如儿臂的牛油烛燃烧着,将满室映照得金碧辉煌。

脚下铺陈的波斯地毯,图案繁复,色彩绚丽,吸尽了所有的脚步声。

只余下中央那炭火盆里,上好的银霜炭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安禄山便踞坐于这暖阁的核心。

他庞大的身躯,几乎填满了,那张铺着完整白虎皮的宽大胡床。

紫色的绣金蟒袍象征着他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极致荣宠,此刻衣襟却随意地敞开着,露出毛茸茸的胸膛和便便的腹肚。

他手中把玩着一只,来自于阗的羊脂玉杯,目光看似迷离地,扫视着环绕在身边的将领谋士。

其子安庆绪,心腹大将史思明,谋士高尚,严庄等人皆在座。

人人面前鎏金镶宝的案几上,摆满了美酒佳肴。

一名体格魁梧的奚人侍卫,正用小刀熟练地片着架子上,烤得焦黄流油的羔羊。

“大帅!”

史思明猛地灌下一碗烈酒,将镶银边的陶碗重重顿在桌上,声音如同破锣,打破了这层看似慵懒的平静。

“朝廷如今是个什么光景,李林甫那老猢狲,眼里只有权位,构陷忠良是一把好手,杨国忠那个靠着贵妃娘娘裙带爬上来的蠢货,除了盘剥百姓,媚上邀宠,他懂什么军国大事,关中那些府兵,田产都被兼并光了,器械锈得拉不开弓,早就烂到根子里了,如今这大唐的天下,还不是靠我们河北,河东的边镇儿郎,用血和命在撑着!”

他脸上的横肉因激动而抖动,继续道。

“可王忠嗣那厮。”

提到这个名字,他眼中凶光毕露。

“仗着是陛下假子,打过几场胜仗,就真以为自己是军神了,处处与我们河北子弟为难,卡我们的粮饷,阻我们的升迁,实在可恨。”

谋士高尚,穿着一身看似朴素的青色文士袍。

面容清癯,眼神却如深潭般阴鸷。

他慢条斯理地用餐匕割下一小块羊肉,细细咀嚼后,才用绢帕擦了擦嘴角,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史将军所言,句句肺腑,陛下春秋已高,近年来沉溺于贵妃娘娘的温软与道家的长生之术,梨园歌舞日夜不休,恐怕早已不复当年拨乱反正,开创开元盛世的英明神武,太子仁弱,非是雄主之相,朝纲不振,奸佞当道,此正乃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之时也。”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安禄山,语气加重。

“大帅手握平卢,范阳,河东三镇雄兵,天下精骑,十之七八在此,幽州突骑,天下称雄,若不早做打算,只怕将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届时,悔之晚矣。”

安禄山仿佛醉意朦胧,呵呵笑了两声。

“你们啊,尽说些醉话。”

他声音浑厚,带着浓重的胡音。

“陛下待我安禄山,恩重如山,信重无比,赐我三镇节钺,许我开府仪同三司,荣宠冠绝诸臣,我安禄山,岂能做那忘恩负义之人?”

他话锋极其细微地一转,语气依旧平淡,如同在谈论天气。

“不过,王忠嗣,确实是个麻烦,他在河西,陇右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军中威望太高,此人用兵,稳如泰山,若我们,东向,他在西面,便如一根骨鲠,卡在喉咙里,让人寝食难安。”

他话语中并未直接赞同造反,但那纵容的态度和引出的具体担忧。

让在场众人心领神会,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炽热而隐秘。

就在这时,厅堂一侧的锦绣帷幕被无声掀开。

一名身着寻常粟特锦袍,头戴传统卷檐虚帽的老者。

在两名身着精良锁子甲的扈从引导下,悄无声息地走入这片,奢靡与野心交织的暖阁。

他步履沉稳,面容枯槁,皱纹如同刀刻,唯有一双微微内陷的眼睛。

透着历经丝路风沙,与世情变幻的沧桑与洞明。

正是那位曾在凉州戈壁救助李骁,又多次在关键时刻出现的粟特老胡商。

厅内众将对此人出现并无太多讶异,显然知其身份特殊。

乃是安禄山麾下,负责西线及西域情报的重要人物,真名反而无人知晓。

安禄山稍稍坐正了些庞大的身躯,脸上堆起看似憨厚质朴的笑容。

“我们的‘沙漠之狐’回来了,西边吹来的风,可有什么新鲜味道,王忠嗣最近,又在搞什么名堂,是不是又向长安递折子,说咱家要造反呐?”

最后一句,带着几分戏谑,却让在场几人眼神微动。

老胡商先行了一个标准的唐礼,姿态不卑不亢,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些许异域口音。

“大帅,王忠嗣仍在大力整饬军备,其麾下李光弼、哥舒翰等皆是将才,军心稳固,赏罚分明,河西,陇右一线,烽燧相连,斥候频出,防线严密,短期内,犹如铁板一块,难以撼动。”

他略微停顿,观察了一下安禄山的表情,见其并无不悦,才继续道。

“不过,在河西四镇之一的甘州,一颗新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或许,能成为撬动西线僵局的棋子。”

“哦?”

安禄山挑了挑浓密的眉毛,示意他详细说。

史思明等人也投来感兴趣的目光。

“此人名叫李骁,年未及三旬,原为凉州李氏一不得势的庶子,母系疑似带有突厥血统,在族中备受排挤。”

“约莫三四年前投身军旅,于瓜州赤水军跳荡营起步,屡立战功,尤以石堡城一役先登破门,名声大噪,后因缘际会,卷入长安朝堂纷争,得杨国忠,虢国夫人赏识,又因朔方军械案展现手段,如今被陛下任命为游骑将军,甘州监军副使,实掌一方兵权。”

他语速平缓,如数家珍。

“不久前,他于甘州外的野马泉,亲率麾下新练‘翼青卫’,设伏诱敌,以不到两百之众,全歼吐蕃百人精骑,阵斩其百夫长,战后,更下令筑京观于谷口,以吐蕃首级垒塔,手段酷烈,一时间河西诸羌震恐,皆称其为‘李剃头’。”

“如今,他在甘州不仅深得底层士卒拥戴,更自组完全听命于其个人的‘翼青卫’,装备精良,训练苛刻,赏赐丰厚。”

“此人背景复杂,与长安杨国忠,虢国夫人往来密切,获得钱帛,田产支持,同时又与河西节度使王忠嗣麾下的甘州镇守使郭虔关系微妙,并非王忠嗣嫡系,甚至因其行事风格及长安背景,颇受河西一些将门的猜忌。”

老胡商安恪条理清晰地分析着,最后抛出了最关键的信息。

“此子起于微末,心性坚韧隐忍,行事果决狠辣,却又懂得笼络人心,并非一味莽夫,更兼际遇不凡,身怀一柄据传是其母遗物的古刀,名曰‘斩机’,颇为神异。”

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安禄山。

“在他最落魄,濒死凉州戈壁之时,是老朽给了他河西舆图,指引他去瓜州投军,其后多次在他危难之际,或明或暗给予过帮助,救治其伤,为其担保,提供商路便利。”

这份雪中送炭之情,他心中应当记着。

若能将他拉拢至大帅麾下,或至少能让他在将来大帅举事时保持中立,那么,大帅若有意东向,西线之忧,便可减轻大半。

观其志向,绝非甘于久居人下者,此人,可引为强援,至少,不能让他成为敌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