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盛唐边塞一武夫 > 第184章 空谈误国

第184章 空谈误国(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郭虔担心李骁,最终会成为一个连王忠嗣节度使都难以控制的“跋扈将军”。

更担心这些举动,会引来长安方面的猜忌。

李骁与杨国忠、虢国夫人那些不清不楚的关系,这本身就是一柄双刃剑,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庇护,也极易成为政敌攻击的靶子。

一旦朝中御史,尤其是与杨国忠势同水火的李林甫一党,以此攻讦,扣上“私募甲兵,图谋不轨”的罪名。

不仅李骁自身难保,恐怕连他郭虔,以及一直赏识并某种程度上,回护李骁的王忠嗣节度使,都要受到牵连,甚至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言官们唾沫横飞,将“养虎为患”,“尾大不掉”的帽子扣过来的场景。

他沉思良久,脸上的皱纹在跳动的烛光下显得更深了。

最终,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

提起一支狼毫小楷,在一张素白的笺纸上,用沉稳而略显滞涩的笔触,写下了“私宴一叙,不论官职”八个字。

他唤来跟随自己多年,鬓角已见斑白的老亲兵,将字笺折好递过去,低声嘱咐,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去监军副使府,请李骁将军过府一叙,语气要客气,就说老夫备了些薄酒,请他过来,驱驱这冬夜的寒气。”

李骁接到邀请时,刚回到自己的府邸不久。

他对郭虔的召见并不意外。

野马泉之战后,京观的争议,扩编“翼青卫”的举动,还有那份刚刚递交,数额惊人的预算清单,无一不在挑战着这位镇守使的神经。

郭虔需要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探明他的底细和那看似无止境的“野心”。

而李骁,也同样需要借此机会,争取这位顶头上司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支持,至少,是默许。

他没有多做耽搁,只带了两名亲卫,便随着老亲兵来到了镇守使府。

穿过几重院落,来到郭虔的书房外。老亲兵通报后,李骁独自推门而入。

书房内的景象与他想象的略有不同。

没有歌舞升平,没有珍馐美馔。

室内只设了一张不大的柏木小几,几上摆着几样清淡的时蔬,一碟切得薄如蝉翼的酱色羊羔肉,一瓮冒着热气的羊肉汤,以及一壶正在小泥炉上温着的浊酒。

酒气醇烈中带着边塞特有的粗犷。

与长安权贵府邸的奢华排场截然不同,显得格外简朴而郑重。

充满了边塞军旅之间那种实在,甚至有些粗粝的气息。

“李将军来了,快请坐,外面风硬,喝杯酒暖暖身子。”

郭虔亲自起身相迎,脸上带着温和而不失威仪的笑容,指了指小几对面的蒲团。

他亲自执起那把粗糙的陶制酒壶,为李骁面前的白陶酒杯斟满。

浊酒呈浅琥珀色,香气并不馥郁,却带着一股直冲鼻腔的烈性。

“郭帅相召,末将岂敢不来,有劳郭帅亲自斟酒,末将惶恐。”

李骁依言在蒲团上跪坐下来,姿态恭敬,双手接过那杯温热的酒。

他能感受到郭虔目光中,那份审视与探究。

郭虔举杯,两人相对,默默饮尽一杯。

烈酒入喉,如同一道火线,瞬间从喉咙烧到胃里,一股暖意随之扩散到四肢百骸。

放下酒杯,郭虔拿起竹箸,夹了一箸菜,仿佛随意地开启了话题,语气带着几分真实的感慨。

“李将军,今日校场之上,见你麾下‘翼青卫’儿郎,个个龙精虎猛,斗志昂扬,阵列森严,进退有据,老夫心中,甚是欣慰啊。”

他目光有些悠远,仿佛穿透了墙壁,看到了昔年的金戈铁马。

“这般气象,让老夫仿佛看到了,当年随信安王征战碛西时的光景,我大唐边军,若都能有如此气象,军容鼎盛,纪律严明,何愁吐蕃不灭,四夷不靖?”

李骁微微欠身,双手扶膝,态度谦逊而沉稳。

“全赖郭帅信任支持,王节度使运筹帷幄,加之将士用命,不畏牺牲,末将不过恰逢其会,略尽绵力,实在不敢居功。”

郭虔摆了摆手,用竹箸虚点了一下那碟羊肉。

示意李骁自用,语气依旧随和,却缓缓转入了正题,声音不自觉地低沉凝重起来,如同窗外的夜色,沉甸甸地压下来。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将军,你年少有为,锐意进取,这是好事,是我大唐边军之福。”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如同鹰隼,紧紧锁住李骁。

“但你可知道,你在野马泉筑京观之事,已有风声传至长安,御史台里,怕是已有人准备好了弹劾你的奏章,罪名无外乎‘擅启边衅’,‘杀戮过甚,有伤天和’,乃至‘邀买军心’。”

他顿了顿,仔细观察着李骁的反应,见对方依旧平静如水,连握着酒杯的手指都稳如磐石,便继续道,声音更沉,如同巨石投入深潭。

“而你如今,扩编私军,锐意革新军械,虽是增强我甘州防务的良策,老夫亦知你用心,但落在有心人眼里,尤其是那些不懂边事,只知在朝堂上空谈道德,以风闻奏事为能的清流言官眼里,难免不会给你扣上‘私募甲兵’,‘蓄养死士’,乃至‘意图不轨’的罪名啊!”

他的目光变得更加锐利,仿佛要穿透李骁的瞳孔,看清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长安水深,波谲云诡,有些线,碰不得,有些规矩,明面上还是要守的,你还年轻,前程远大,如同这初升的旭日,光芒万丈,切莫因一时意气,行事过于操切,授人以柄,毁了大好局面,也让也让关心你的人,如王节度使,如老夫,为你寒心,为你担忧呐。”

最后一句,带着长辈般的恳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李骁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或惊慌的神色。

他甚至缓缓端起酒杯,再次向郭虔示意,然后仰头,将杯中残酒缓缓饮尽。

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灼热的同时,也让他的大脑异常清醒。

放下酒杯,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地迎上郭虔的审视,平静地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玉磬轻鸣。

“郭帅的关爱与提醒,句句金玉,皆是维护之意,末将心中铭记,感激不尽,此情,末将永世不忘。”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仿佛从尸山血海的战场上淬炼出的冰冷力量。

“然而,郭帅,末将始终认为,边塞之事,截然不同于内地州郡的承平岁月,更不同于长安朝堂的雍容揖让,言语机锋,在这里,生死存亡往往只在瞬息之间,胜败便决定了千万人的生死与家园的存毁,容不得太多的繁文缛节,也等不及步步请示,公文往来。”

“京观之事,或许酷烈,有伤仁恕之名,于朝堂清流看来,更是野蛮不堪,但它能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告诉吐蕃人,以及所有觊觎大唐疆土的豺狼,犯我边界者,必付出血的代价,绝无侥幸,这能最大限度地震慑敌人,让他们在下次扣关前,多掂量掂量自家的脑袋,从而减少未来的冲突,保护我境内百姓的安宁,让将士们为国流淌的鲜血,价值最大化,不至于白流。”

他稍作停顿,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却更加清晰地传入郭虔耳中,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坦诚,也带着一种预见未来的沉重。

“至于‘私募甲兵’、‘蓄养死士’,郭帅,您执掌甘州多年,威震河西,熟知边事,应当比末将更清楚,如今府兵制早已败坏,均田制难以为继,沿袭旧制的部分边军,空额严重,装备不齐,训练荒废,羸弱不堪者甚众,名为一军,实则能战者不过十之五六。若不能另辟蹊径,打破常规,练就一支真正能战,敢战,战之能胜的精兵,我们拿什么来守卫这千里边疆,应对吐蕃日益频繁、愈发精锐的寇边,又拿什么。”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穿越了厚重的墙壁,越过了苍茫的戈壁,望向了遥远东方那片看似繁华、实则暗流汹涌的中原。

“来应对未来可能发生,更大的变局,那场或许足以倾覆社稷的变局?”

李骁的目光回到郭虔脸上,带着一种与他年轻面容极不相符的沉重与预见,一字一句地说道。

“郭帅,您不觉得,如今的大唐,表面上看去依旧是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盛世气象无人能及,万邦来朝,但内里,却已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了吗,范阳、平卢那边,安禄山坐拥三镇,精兵几近二十万,皆是能征惯战的胡骑,其人心思,狼子野心,恐怕已是路人皆知,只是无人敢言,或者说,言亦无用!”

他提到安禄山的名字时,声音刻意压得更低,却如同重锤敲在郭虔心上。

“末将今日所做的一切,练兵,造械,都不过是未雨绸缪,为将来可能到来的,那场席卷天下的乱局,提前做准备,真到了那一天,手中有可战之兵,有精良之械,我们方能真正为朝廷分忧,为国效力,护佑这一方百姓,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战火中,任人屠戮,家园尽毁,重蹈前朝离乱之覆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