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今晚你有空吗(1 / 2)
江城,盛世集团总部会议室。
椭圆形的会议桌前坐满了人,王越坐在主位,张卫东坐在他左手边,右侧是王炎、南宫燕,再往下是“燕悦”项目的各部门负责人——财务、市场、研发、生产、售后。
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份厚厚的资料,封面上印着醒目的“燕悦定价策略研讨会”。
气氛有些凝重。
“燕悦”电动汽车的各项测试已全面完成,生产线调试完毕,销售网络和售后体系也在紧锣密鼓地铺设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东风”,就是最终的市场定价。
这将是决定“燕悦”生死,乃至影响“基石计划”在高端制造领域开局成败的关键一步。
王越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沉默:“诸位,‘燕悦’凝聚了我们盛世集团,乃至国家‘基石计划’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心血和期望。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要确定我们这第一炮,该怎么打响。首先,请市场部汇报一下前期调研和竞品分析情况。”
市场总监李薇站起身,打开投影,屏幕上显示出目前国内市场几款主要电动车型的价格区间和配置对比图。
“王董,张副主席,各位同事,”李薇语气干练,“根据我们为期三个月的市场调研,目前国内在售的纯电动车型,扣除国家补贴后,实际终端售价主要集中在两个区间:一是10-20万人民币的经济型代步车,占据约70%的市场份额;二是30-50万人民币的中高端车型,约占25%份额;5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目前几乎被进口品牌垄断,国内品牌涉足甚少。”
她切换了一张PPT,是详细的配置对比表:“我们的‘燕悦’,在续航里程、加速性能、智能化水平、车身用料和制造工艺上,全面超越了目前国内所有在售的同级别甚至更高级别的车型,部分指标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如果单纯从成本和技术含量角度对标,我们的合理定价区间,应该在40万至60万之间。”
财务总监周明扶了扶眼镜,接口道:“我补充一下成本数据。按照目前BOM(物料清单)成本、研发摊销、生产线折旧以及预估的营销和管理费用计算,‘燕悦’的单车完全成本,在达到设计产能后,可以控制在28万元左右。如果定价在40-60万区间,毛利率是相当可观的,符合集团对这款战略产品盈利能力的预期。”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40-60万的定价,意味着“燕悦”将直接切入被BBA(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把持的腹地,同时也将面对特拉斯ModelS等进口电动车的竞争。
这是一个大胆而自信的定位。
王越看向张卫东,眼神带着询问:“卫东,你的看法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张卫东身上。
这位年轻的副主席,虽然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但他的意见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张卫东没有立刻回答,他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停留在投影屏幕那些冰冷的数据和图表上,缓缓开口:
“李总监和周总监的分析,基于市场和成本,逻辑清晰,数据扎实。如果只看眼前,定价40万起步,凭借‘燕悦’过硬的产品力,我相信一定能吸引一部分追求科技、敢于尝鲜的高端用户,实现不错的初期销量和利润。”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起来:“但是,我们造‘燕悦’,仅仅是为了在高端市场分一杯羹吗?我们投入如此巨大的资源,启动‘基石计划’,仅仅是为了打造一个曲高和寡的‘奢侈品’吗?”
连续两个反问,让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张卫东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布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国家补贴”那几个字上。
“大家不要忘了,电动汽车行业,是有国家政策补贴的。这是国家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给予的支持。然而,任何一项好的政策,都可能被人钻空子。”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据我所知,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有些企业,他们的造车目的并不纯粹!他们不是想着如何通过技术迭代、精益管理来降低成本、提升体验、赢得市场,而是琢磨着如何利用政策漏洞,甚至不惜粗制滥造,以次充好,骗取高额的国家补贴!”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
“骗补?”王炎瞪大了眼睛,有些难以置信,“这……胆子也太大了吧?”
“不仅如此,”张卫东冷笑一声,目光如炬,“更有甚者,他们的商业模式,根本就不是指望卖车赚钱!他们通过包装概念、炒作预期,将重点放在资本市场运作上。利用看似美好的市场前景和所谓的‘销量’数据,拉升股价,从股民身上圈钱!他们可以忍受卖一辆车亏几万甚至十几万,因为他们从股市上赚到的,是几十亿、几百亿!”
他环视全场,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这就是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如果我们‘燕悦’按照40万以上的高端路线去走,短期内,凭借我们的技术优势,或许能活得不错。
“但长期来看,当那些靠着骗补和资本游戏起家的‘劣币’企业,依靠低价甚至亏本销售,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认知后,我们这些老老实实搞研发、抓质量、追求合理利润的‘良币’,就会被他们用这种不正当竞争的方式,活活挤死!
“到时候,整个行业生态都会被破坏,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是国家战略,是我们民族汽车工业的未来!”
张卫东描绘的场景,让在座所有真正想做实业的人感到一阵寒意。
他们之前更多关注技术和产品,对于市场潜在的这些魑魅魍魉,了解得并不深入。
“那……卫东,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定价?”王越的神色无比凝重,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定价策略,而是一场关乎行业秩序和未来格局的博弈。
张卫东走回座位,双手按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目光灼灼地看向众人:
“我的建议是——主动出击,打破现有的价格体系!‘燕悦’的起步价,定在……”
他顿了顿,清晰地吐出一个数字:
“二十八万九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