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强汉之墨色如血 > 第104章 筑景震慑

第104章 筑景震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是!是!”首领连连叩首。

至第四十日,魏昌完成了对两部落的肃清,共斩首顽抗者两百余人,收降人口三千余,缴获兵器千余件、牛羊两千余头。他派人将登记册送往典冲,自己则率部驻守粟城哨所,加强对北方通道的控制。

与此同时,孟虬率领两千彝部勇士,向南进军。这些彝兵赤足如飞,身上只穿轻便皮甲,背负毒箭、吹管与毒蝎雷,在南方湿热的丛林中如鱼得水。孟虬手持其父孟获留下的弯刀,脸上绘着彝部特有的红色图腾,走在队伍最前方,不时停下,俯身观察地面的痕迹。

“少蛮王,前面有部落的痕迹。”一名叫阿木的彝兵斥候跑来汇报,指着地面上新鲜的脚印,“看脚印大小,应该是‘黑齿部’的人。”

黑齿部是林邑南部的一个小部落,以将牙齿染黑为标志,善用毒箭,常年活动在丛林深处。孟虬点头:“走,去会会他们!”

队伍沿着脚印追踪,行至一处隐蔽的山洞前。洞口被藤蔓遮挡,隐约能听到洞内传来说话声。孟虬示意士兵停下,亲自带着阿木、巴图两名头目,悄悄靠近洞口。

“…典冲被破了?范熊死了?”洞内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是啊,汉人的炮太厉害了,范豹王子都战死了!”另一个年轻声音回答,“我们还是赶紧逃去扶南吧,不然汉人来了,我们都得死!”

孟虬眼神一冷,对阿木、巴图做了个手势。阿木立刻带人绕到山洞后方,堵住退路;巴图则率人在洞口两侧埋伏,准备突袭。

“动手!”孟虬低喝一声,率先冲入山洞。洞内的黑齿人猝不及防,惊慌失措。孟虬弯刀挥舞,瞬间劈倒两人;阿木、巴图也率人冲入,毒箭、短刃齐发。不到片刻,洞内便再无声息。

孟虬走到一名奄奄一息的黑齿人面前,用彝语问道:“范虎在哪?说出来,饶你不死!”

那黑齿人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断断续续道:“范…范虎王子…三日前…带着心腹…去了扶南…走的是‘毒藤谷’…”

孟虬追问:“毒藤谷怎么走?扶南那边有人接应吗?”

“毒藤谷…在南边五十里…扶南的‘真腊部’…会接应他…”黑齿人说完,便头一歪,没了气息。

孟虬立刻召集头目们:“范虎逃去扶南了,走的是毒藤谷!阿木,你带五百人,沿毒藤谷追击,能追上最好,追不上就标记路线,回报将军;巴图,你带五百人,继续威慑周边部落,让他们献上贡品,遣使典冲;其余人跟我走,去毒藤谷附近的‘赤土寨’,那里是通往扶南的要道,我们在那里设伏,若有扶南人来接应范虎,便杀了他们!”

“是!”头目们齐声应命。

阿木率领的追击队在毒藤谷中追了三日,最终在谷口发现了范虎一行的踪迹——数十匹马蹄印,以及丢弃的干粮袋。阿木知道,范虎已进入扶南境内,再追下去恐引发外交冲突,便按孟虬的命令,标记好路线,返回赤土寨。

巴图则带着人,沿途拜访(或说威慑)了十几个小部落。大多数部落闻听典冲之败,早已胆寒,纷纷献上贡品(麻布、香料、兽皮),表示愿意遣使典冲称臣。只有一个叫“猎头部”的部落试图抵抗,巴图率人用毒箭射杀其首领,其余人便吓得跪倒投降。

至第四十五日,孟虬在赤土寨设立临时据点,一边派人将范虎的消息送往典冲,一边严密监视通往扶南的要道,等待张绍的进一步命令。

第三十七日清晨,杜衡率领五百步卒、一百名文吏,以及二十名测绘兵,乘坐十艘汉军战船,沿林邑海岸线向东巡行。这些战船是从交州调来的小型快船,适合近海航行。杜衡站在主舰船头,手持罗盘,目光注视着前方的海面,身边的测绘兵正紧张地记录着方位与距离。

“杜参军,前面发现一座岛屿!”了望手高声喊道。

杜衡抬头望去,只见远处海面上,一座郁郁葱葱的岛屿若隐若现。他下令:“靠岸!派人登陆勘察!”

战船缓缓靠近岛屿,士兵们乘坐小艇登陆。岛上植被茂密,随处可见椰子树、香蕉树,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热带水果。测绘兵们立刻开始工作,用步弓测量岛屿周长,记录地形;文吏们则在通译协助下,寻找岛上的居民。

不久,士兵们发现了一个小型渔村,约有百余户人家,村民们看到汉军,纷纷拿起鱼叉、石斧,警惕地看着他们。通译上前,用林邑语解释道:“我们是大汉的军队,前来勘察,不会伤害你们,还会给你们粮食!”

村民们半信半疑,直到一名文吏拿出一袋粟米,递给为首的老渔民。老渔民接过粟米,打开袋子,闻了闻,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粮食。他对村民们说了几句,村民们放下了武器,围了上来。

杜衡走上前,对老渔民笑道:“老人家,我们需要登记村里的人口、土地、物产,日后朝廷会派人来教你们耕种,给你们农具,让你们有更多粮食吃。”

老渔民虽然听不懂“朝廷”“耕种”这些词,但“粮食”两个字他听懂了,连忙点头。文吏们立刻开始登记,一名叫吴安的通译,耐心地询问每一户的情况:“你家有几口人?男人能出海打鱼吗?家里有多少渔船?”

登记完毕后,杜衡让士兵们给每户分发了两斗粟米,村民们感激涕零,纷纷跪地叩首。

船队继续向东航行,途中又发现了数座岛屿,杜衡都派人登陆勘察、登记。至第四十日,船队抵达一处天然港湾——港湾水深适中,避风条件好,适合大型战船停靠。杜衡兴奋地对测绘兵道:“此处地势险要,又靠近渔场,将来可建一座军港!详细记录下来,标注为‘汉南港’!”

测绘兵立刻在舆图上标记,并注明:“汉南港,水深三丈,可泊战船五十艘,周边有渔产、木材,适合建城驻军。”

航行途中,杜衡还遇到了一股海寇。这股海寇约有百人,乘坐十余艘快船,试图抢劫汉军的粮船。杜衡早有防备,下令战船摆出战斗阵型,弩箭手就位,霹雳炮(小型舰载版)装填火药包。

“放!”随着杜衡的命令,霹雳炮发出怒吼,火药包砸向海寇快船。海寇从未见过如此威力的武器,吓得魂飞魄散。汉军弩箭手趁机射击,海寇纷纷中箭落水。不到半个时辰,海寇便溃不成军,有的跳水逃跑,有的跪地投降。

杜衡下令将投降的海寇押上战船,斩首为首者,其余人则编入民夫队,协助搬运物资。他对身边的文吏道:“海疆不靖,日后需在此处设立哨卡,定期巡逻,保护商旅与渔民。”

至第四十五日,杜衡的船队已勘察完林邑东部海岸线,绘制了详细的海图,登记沿海部落人口两万余,发现良港三处、渔场五处。他派人将海图与登记册送往典冲,自己则率队返回,准备撰写《林邑地理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