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没人画线,但人人都知道往哪走(2 / 2)
她没有点破这背后的奥秘,那会扼杀孩子们的好奇心。
她反而笑着提出一个问题:“那如果把罐子挂在屋檐下,让风来替你们敲钟,或者把它埋在土里,让土地自己哼歌给它听,结果会不会不一样?”
孩子们眼睛一亮,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立刻分头行动,兴致勃勃地增设了“风吹组”和“地埋组”。
七日后,结果出来了,惊人地一致:所有对照组的出芽率,都远远低于那个由孩子们亲手敲击的“心跳组”。
柳如烟将这次实验的全部过程和结果,编成了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就叫《声音能不能喂饱种子?
》。
在教案的末尾,她郑重地写下一行批注:“答案,从来不在我知道什么,而在他们敢不敢去问一个为什么。”
极西之地,粮仓。
程雪策马而至,巡查一座新建的中央粮仓。
还未进门,她就被墙上挂着的一块巨大木板吸引了。
木板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误差榜”。
榜上详细罗列着每月盘点后的盈亏数目,精确到斗升。
更让她惊讶的是,每一项亏损记录下,都附有手写的补救方案,如“本月鼠患增三成,拟于仓内增养花猫三只”“南墙潮气过重,拟将草垫更换为碎陶垫”。
而在木板的最下方,竟还有一栏“百姓评分”,上面画满了村民们用各种符号表达的满意与否。
陪同的主官面色尴尬,低声道:“程帅,这是……是拦不住……”
“成效如何?”程雪打断他,目光锐利。
主官苦笑一声:“回大人,上个月公布亏损,下官被百姓们指着鼻子骂了三天。可这个月……这个月盘点,零差错。”
程雪嘴角勾起一抹赞许的弧度。
她翻身下马,当着所有人的面,沉声宣布:“传我将令!从今日起,大周所有官办仓储,皆立此榜!”
当晚,她在行军笔记中,重读自己写下的那句“无定法,方为真法”,忽然提笔,在后面加上了另一句感悟:“制度的根,一半扎在对荣誉的渴望里,另一半,则深深扎在对羞耻的畏惧之间。”
北境,帅府。
李昭阳的病情在奇迹般好转后,得以亲临校场。
他听闻边军中正在推行一种新式的“沉默操练”,心中好奇。
放眼望去,上百人的步兵方阵,在演练中竟无一人呼喝口号。
进退转折,全凭教官手中一枚小小的铜铃,以及几个简单的手势。
整个方阵如同一头巨大的活物,呼吸吐纳,浑然一体,转折之处竟无丝毫迟滞。
教官坦言,这法子是从民间抗洪队那儿学来的。
“老将军,您想啊,在洪水滔天的泥地里,喊话费劲又听不清,大伙儿全靠拍肩膀、使眼色、抖绳子来联络。弟兄们觉得这法子好,就搬到操练里来了。”
李昭阳若有所悟,命人取来他当年征战沙场的旧战鼓,想做个对比。
咚!咚!咚!
鼓声如雷,士气昂扬。
然而,在急促的鼓点下,队伍的阵型却出现了一丝难以察脱的慌乱。
而当鼓声停止,唤回那清越的铃音时,整个方阵瞬间又恢复了那种沉稳与精准。
老将军拄着拐杖,缓缓走到校场中央,闭上眼睛,任凭那铃声在耳边回响。
许久,他轻声叹道:“原来……这世上最响亮的号令,是耳朵听不见,却能刻进心里的。”
暮色四合,铃音渐歇。
校场之上,千百名士兵操练结束,原地肃立。
他们的呼吸声渐渐平复,而那数千只军靴踏在土地上的细微调整声,竟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自发地汇成一个节拍,沉稳而有力,宛如这片北境大地不屈的心跳。
中原,忘川圩。
秋收时节,韩九扛着锄头从邻村路过,看到一幕让他挪不动步的景象。
村里十几户人家,竟自发组织起了“换工队”。
张家几十口人帮着李家脱粒,打谷场上热火朝天;而李家的壮劳力,则去了王家地里帮忙翻地;王家的妇孺,又在赵家院里帮着搭晾晒棚。
各家门前,都挂着一块小小的木牌,用炭笔记着谁家帮了谁家,时长多少,却没有一处写着工钱几何。
韩九拉住一个歇气的老农,好奇地问:“老哥,你们这么干,工时不一,人力不等,怎么算得平?”
那老农嘿嘿一笑,露出一口黄牙:“算啥?去年张家借了我家牛耕地,今年我帮他家多扛几袋粮,这账不就平了?人情往来,哪有算得那么清的。”
韩九心头一热,想起了许多年前,村里人为争一文钱的工钱,吵得面红耳赤的场景。
当晚,他回到家中,将那面传家多年的铁钟,用力敲响了三声。
钟声悠扬,传遍全村。
村民们以为出了大事,纷纷举着火把聚到村口。
韩九却什么也没说,只是从怀里摸出一本崭新的、空白的册子,递到村长手里。
“从今往后,”他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咱们村,就记这本‘情分账’,不记那‘工钱数’。”
无人质疑,无人反对。
众人默默点头,接过册子,仿佛接过了一个无声的承诺。
夜深人静,韩九独坐院中,望着满天繁星,喃喃自语:“原来,这世上最牢不可破的契约,是写在风里的。”
风,从忘川圩吹起,越过千里江河,拂过那条由众人踩出的“默线”。
线旁,已有孩童用光滑的卵石,摆出了一个指向远方的箭头。
风继续南行,带着内陆的尘土与草木清香,掠过层层叠叠的丘陵与平原。
渐渐地,空气中开始弥漫开一股不同以往的气息——那是海洋的咸腥与潮润。
陈默的脚步,停在了一片广袤的滨海荒滩前。
风中,除了经久不息的浪涛声,还隐隐传来一种奇异的、富有节奏的号子声。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的沙丘,投向了那片声音传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