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官学之聘(2 / 2)
“稻宜水,薯耐旱,物性有别,不可强同。人亦如此,譬如种子,需择适宜之地,方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勉力强求,终是徒劳。”
教案写:“稻宜水,薯耐旱,人如种子择地生。”
这已不仅仅是农事讲授,更是将农耕之道,上升到了人生哲理的层面。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那些或许将来会步入仕途、治理地方的学子们,识物性,顺天性,对于管理民生是何等重要。而每个人,也当如种子般,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才能焕发生命最大的光彩。
教案成,她仔细封好,交由州学派来的信使。
讲学之日,州学明伦堂内,学子济济,不乏好奇、审视,甚至略带轻慢的目光。他们大多听闻过这位“劝农女史”的事迹,却难想象一介村妇,能在这文雅之地讲出何等道理。
然而,当李青禾身着那身不变的粗布衣衫,走上讲台,展开那份字迹生硬、图文并茂的教案,用她那嘶哑却异常清晰平稳的声音,开始讲述田亩间的奥秘时,堂内渐渐安静下来。
她没有之乎者也,没有骈四俪六,只有实实在在的观察、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那最后关于“种子择地”的譬喻,如同暮鼓晨钟,敲在许多心高气傲的学子心上。他们忽然发现,这看似粗鄙的农事之中,竟蕴含着如此深刻的管理智慧与人生体悟。
一堂课毕,满堂寂然,旋即爆发出由衷的掌声。原先的轻慢化为敬意,好奇转为折服。
塘埂方向。州府的灯火,仿佛能映照到遥远的东塘。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立于村学之外,与那面“肥、水、种、保”的青幡并列。浑浊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州郡,看到了明伦堂内,那个以最质朴言语震动士林的枯槁身影。
枯槁的嘴唇……极其艰难地……翕动了一下。一个低哑的、仿佛也混合了学堂墨香与田埂土息的声响,缓缓地吐出:
“……官——……”声音顿了顿,似在品味这来自正统的认可。“…——学——…”“…——之——…”下颌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将田野智慧播撒于庙堂之始的深沉期许,向下一点。“…——聘——…”
“官学之聘——!!!”
声音落下。他身影融入村学窗内透出的、与州府遥相呼应的灯火光芒。那份已然送达州学的教案——……将——……如——……同——……一——……粒——……新——……的——……种——……子——……,——……在——……另——……一——……片——……土——……壤——……中——……,——……悄——……然——……埋——……下——……了——……改——……变——……的——……可——……能——……。